年轻女孩求美无果反被连锁祛痘机构套牢一杯奶茶钱引进门几万美容贷难脱身

金羊网 2025-04-23 11:01:58

文/羊城晚报记者李可欣图/受访者提供

一张“一杯奶茶钱”的团购券,成了年轻女性步入高价美容消费陷阱的入口。从“深度清洁”到“修复管理”,从9.9元到数万元,一家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晓南的连锁祛痘机构,靠“皮肤检测”“隐蔽推销”以及“指定贷款平台”等手段,诱导原本经济拮据的年轻女孩分期消费。价格昂贵的面部护理不仅没能让她们越变越美,反而陷入了长期负债和身心压力的双重困境。

团购引流,推销高价套餐:

“面诊”只是开始

2023年2月26日,小张(化名)第一次走进位于广州海珠区东晓南的祛痘连锁机构(下称“该机构”)。当时刚工作不久的她,在美团上购买了一张“56.9元T区清洁”的团购券,只想做一次基础皮肤护理。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一步成了她一年背负五万多元贷款的开始。

“第一次到店,店长拿着一台类似显微镜的设备对着我脸看了很久,说我毛孔粗大、螨虫多、痘印重,说得我很自卑。”小张回忆,当时对方一再劝她直接购买980元的“深度清洁”套餐而非使用团购的项目。

不到百元一次的护理听起来还算划算,小张购买后成为了这家店的消费连环升级的“回头客”。自那以后,她在店内人员的强力推销下陆续购入了价值2万元的“毛孔收细套餐”、12800元的“色素套餐”、1万元的“肽能修复”项目以及一张1万元的“油脂管理年卡”。

面对高昂的价格,刚刚工作的小张明确表示自己经济难以承担,但店方“顺势”提出可以贷款。“她就拿着我的手机点了几下,说几分钟就行,每月还500多元。”最终,小张在“悦己管家”微信公众号完成了第一笔2万元贷款,贷款主体为重庆海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在店内人员的指引下,小张又通过“即分期”“招联金融”“小雨点”等平台完成了五次贷款,总金额达55000元。她补充,几乎所有操作都由店员代为进行,合同条款她从未看清,也无法查询。

与小张情况相似,小杨(化名)2024年年初在同一机构使用9.9元团购券入店后,被推荐购入390元“三次卡”及1000元“除螨套餐”,后续又被推销了其他贵价套餐。“我那时候公司刚倒闭,根本没收入。”但她仍在对方建议下贷款18900元,不久后又追加贷款6100元。

而这些费用并未带来期望中的改善。两位受访人均表示,“皮肤几乎没什么变化”。小张称,“那些项目做了不到三分之一,但我已经还了3万多元。”她抑郁症状因此加重,“本来不敢告诉家里人贷款的事,后面感觉自己实在撑不下去了只好坦白,最后辞掉了广州的工作,家里把我接回家暂时休养。”小杨则在因工作变动失去收入来源后不得不选择断供,“没有收入,根本还不起。”

她们都向记者表达了最核心的诉求:希望尽快取消贷款、终止还款。

隐性利率、不主动提供的贷款合同:

消费者“稀里糊涂”掉入陷阱

“我一直以为一个月还五六百元,结果到年底账一对,还有三万多元没还。”小张说,直到她开始认真核对账单,才发现利息早已悄然增长。

其中一笔即分期贷款金额为2.5万元,名义月利率1.2%,共分24期。她已还款6期,每月还款额为1341.67元,其中有超过1800元为利息。据估算,实际月利率可能高达2.3%。

“贷款的时候看不到合同,连利率详情都很模糊。”小张表示贷款时自己所知道的信息非常有限,对利息等方面一头雾水。浙江恒霁律师事务所律师卢琼解释,根据央行2021年发布的公告,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载明,也可根据需要同时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根据小张的描述,该平台的贷款流程可能存在“过度简化”的嫌疑。

“钱都是直接打到商家账户的。”两位受访人都表示,在贷款成功后,并未看到自己银行卡的任何余额变化。

记者调查发现,涉事贷款平台“即分期”隶属于上海即科智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官网宣称“为小微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与金融产品”,但在“黑猫投诉”上,提及即分期的相关投诉多达七千余条,涉及“利滚利”“暴力催收”“诱导贷款”等,在小红书等平台上也有大量消费者指控其违规放贷行为。

“他们说支付宝分期拿不到提成,非让我转到指定平台。”小杨回忆称,整个过程都在一个相对隐蔽的小房间内完成,贷款操作时商家还能直接联系平台客服催促放款。“我听到店长口头对别人说‘你让(贷款平台)客服通过就行’。”小张也曾提到,店内人员特别建议她不要使用支付宝借贷。

卢琼向记者解释,金融行业有着严格的准入门槛和监管要求,根据相关法规,禁止无资质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分润。如果该机构在无资质的情况下与金融机构合作分红,属于典型的无资质机构涉足金融业务利益分配,涉嫌违法。

记者以媒体身份致电该机构,就受访者所反映的情况要求该机构回应,直接联系到店长后遭反复拒绝,店长称“我没有权力回答你的问题”。

从“压力式面诊”到维权无果:

情绪操控下的困局与挣扎

2025年3月,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走访该机构,也体验了一次“从团购到高价推荐”的套路。

进店表明自己购买了团购券后,记者并未直接接受护理,而是被带进“面诊室”,接受20分钟的“皮肤检测”。店长频繁贬低皮肤状态,并反复推荐980元的“深度清洁套餐”,称团购的项目“根本不适合你”。

“推销强度大”“拒绝推销后服务态度敷衍”“不停要求购买更贵的套餐”……在该机构的美团页面,有许多相关差评。

杜伦大学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子晗分析,这类话术精准戳中年轻人的“外貌焦虑”。

“她们反复强调‘你皮肤很差’‘问题严重’,让人产生羞耻感,再用‘高端项目’+‘分期付款’制造解决方案。”她说,这是典型的“情绪操控+诱导消费”模式。她提到,对于经济本就拮据或有情绪困扰的年轻人,这种高压销售特别致命。“反复施压、制造不安,很容易让人失控,被一步步套牢。”

小张试图找该机构退款,但过程处处碰壁。“我项目只做了一小部分,但不仅要我一直还钱,还要还上万的利息。”她说,店方推三阻四,后来在她报警后才勉强答应取消部分贷款。但前提是——她必须继续还款到一定数额。

她曾打12315、12345维权,甚至向税务局举报,拿到一张补开发票,但退款仍无下文。

“欠款后,经常能收到平台催收信息,还多次说要去起诉我。”小张说。小杨的催收信息中,甚至出现了“立即批捕”这样“唬人”的字眼。但她们目前为止仍未收到过正式法律文书。

如今,社交平台上针对这一连锁祛痘机构自发组织的维权群已有11人,贷款金额从几千到几万不等,但目前没有一人成功退款或终止还款。

最新进展

本篇报道于4月14日在新媒体平台发布后,引起社会关注。记者从当事人处了解到,近日公安机关就此事进行了进一步调查。

4月21日,小杨向记者说明,她已经与该机构达成和解,而该机构与她签订了协议,不能透露具体退款方案。

但截至4月22日中午,小张表示仍未与该机构达成一致。记者尝试拨打门店电话以及直接联系店长,均未接通。

0 阅读:7
金羊网

金羊网

羊城晚报官方网站金羊网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