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四舍五入是不是相当于京东白条拿我的钱放贷?某电商公司真行啊,你们给商家60天的账

四舍五入是不是相当于京东白条拿我的钱放贷?某电商公司真行啊,你们给商家60天的账期,结果商家为了活下去只能加价,最后都是消费者无辜买单成冤大头。最后平台转头拿着这些钱搞x条x呗,算盘子蹦我脸上了! 大家逛超市、刷电商时,可能会觉得商品价格里藏着“猫腻”。同样的洗衣液,为啥差价好几块?这背后可能是商家被长账期逼出来的“生存税”。据公开财报报道,某电商平台24年欠款金额已经达到当年破产时恒大的1/5。不要觉得1/5也不多,人家许家印可是卖房子的啊! 拿某东来说,财报显示它的平均账期长达58.6天,相当于商家卖出1000元的货,得等近两个月才能拿到钱。可房租、人工、进货成本天天都在烧钱,咋办?只能把压货的利息、库存损耗全算进商品价里。您买瓶 10 块钱的酱油,说不定就有1块钱是替平台“长账期”买的单! 从供应链金融角度来算笔账,长账期实质是平台将自身资金压力转嫁给供应商。以饮料行业为例,假设行业平均毛利率为20%,近60天的长账期会导致商家每年资金成本增加5%,这意味着每瓶5元的饮料,至少有0.25元是因账期产生的隐性成本。 若账期从60天缩短至3天,资金成本可降低4.5%,相当于每瓶饮料减少0.225元的成本,这部分节省可直接转化为消费者少支付的金额。 京东账期的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早在2020年神州电脑就向媒体曝光了京东长账期的潜规则,索要3亿欠款并发文“神舟经历了京东的五大酷刑,威武不屈,请求司法公正解决!” 长账期说白了就是平台拖欠款的老毛病。想让商家少发愁、消费者少花钱,就得把账期这规矩改改。别让商家的钱堵在路上转不了圈,最后变成咱买东西时多掏的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