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开罗4月23日电(记者黄培昭)“之于中国之于世界——习近平主席著作读书会”日前在埃及首都开罗举办。来自中国、埃及、摩洛哥、突尼斯的政府部门、媒体、高校、智库等机构代表30余人参会,共同交流学习习近平主席著作心得,研讨习近平主席治国理念的思想内涵、世界意义与现实价值,积极开展中国与非洲、阿拉伯国家间的思想交流与文明互鉴。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主任赵丽君在读书会开幕式视频致辞中指出,习近平主席的系列重要著作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实践路径与制度安排,反映了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的思想深度。系列重要著作在海外出版以来,受到全球南方国家读者的广泛欢迎,为国际社会读懂中国和中国道路、中国理念提供了权威读本。希望以今天的读书会为起点,能让这样的活动成为机制化、常态化的文明交流平台,汇聚更多有识之士的智慧和声音,共同推动中国社会变革实践与北非、中东地区的对话,探索全球南方在国际体系重构过程中的共同价值、合作方式与发展路径。
埃及今日消息报业集团董事长伊斯兰·阿菲菲在开幕式致辞中说,习近平主席与埃及总统塞西在发展战略上的理念高度契合,为两国构建长期可持续的战略伙伴关系打下坚实基础。他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思想资源。
埃及内阁信息与决策支持中心社会联络部主任哈迪贾·阿拉法表示,习近平主席关于全球南方的理论体系具有高度现实性,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发展融资、全球治理缺失、技术落差与粮食不安全等问题的切实方案。她强调,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对于非洲国家在解决现实发展问题时,有着非常积极的借鉴和学习意义。
在交流研讨环节,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前副院长纳赛尔·阿卜杜勒·阿尔、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迪亚·赫尔米、埃及希克迈特文化产业集团总裁艾哈迈德·赛义德、埃及新闻总署前副署长艾哈迈德·萨拉姆、埃及解放研究中心主任伊马德·阿兹拉格、巴德尔大学中文系主任希玛·卡迈勒、《今日中国》突尼斯读者俱乐部主席霍达·哈扎米、《今日中国》摩洛哥读者俱乐部主席福阿德·厄齐兹分别围绕读书会主题进行发言。
与会人士一致认为,习近平主席著作已在北非阿拉伯国家高校、智库、图书馆等多领域产生积极影响,为非洲理解中国道路提供了权威窗口,有力促进了中非世代友好合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共建、共商、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及“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等价值理念,与非洲国家在发展道路选择上的诉求高度契合。在应对全球性问题方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系列主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合作平台和能力建设路径,有力推动着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尊重各国自主发展、不干涉内政的立场获得广泛认同,成为多极化世界的重要范式,体现了中国对伙伴关系的真诚态度,也为推动国际互信与和平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