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引起的。”2020年,西安交大24岁研究生突发脑溢血去世,父亲为其收拾遗物时,其银行卡内余额令他瞬间泪崩…… 2020年10月的一个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宿舍里,牛章华颤抖着手翻开儿子牛忠楠的抽屉。眼前整齐摆放的五张银行卡,是儿子生前使用的全部积蓄。这位六十岁的农民工父亲怎么也没想到,当他带着这些银行卡到银行查询时,五张卡加起来的余额竟然只有22元。 这个数字像一记重锤,将牛章华打回了五天前医生宣布抢救无效的那个时刻。医生告诉他们,儿子虽然是先天性脑血管畸形,但诱发脑溢血的主要原因是长期营养不良。这个解释让他想起儿子每次打电话时总是说"有奖学金,做兼职,不用担心"的话,此刻听来格外令人心痛。 事情发生在10月初,那天牛忠楠像往常一样在实验室做实验。突然,他感到剧烈的头痛,随后半边身体开始麻痹。实验室的同学发现他状况不对,立即将他送往医院。当时没人能想到,这个年仅24岁的年轻人会因为这次突发疾病永远离开。 在医院的五天里,牛忠楠的病情牵动着许多人的心。他的导师、同学,甚至素不相识的社会爱心人士都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希望这位品学兼优的研究生能够渡过难关。但最终,这场与死神的较量还是以失败告终。 当牛章华和妻子郭金凤收拾儿子的遗物时,眼前的一切都刺痛着他们的心。宿舍里的床铺整整齐齐,床单洗得发白,显示着主人的节俭。衣柜里还摆放着几年前买的那几件衣服,证明着儿子在校期间几乎没有添置过新衣物。 这些细节和那22元的银行卡余额,让牛章华夫妇终于明白了儿子在学校的真实生活。原来他一直靠着啃白馒头来维持生计,却从不向家里透露半分困难。他们这才意识到,儿子说的"在学校花钱的地方不多",是在替他们分担压力。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位把生活过得如此简朴的年轻人,却在实验室里默默添置了饮水机和电源插板,只为改善同学们的学习环境。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在他生前就赢得了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如今想来,这份慷慨更显得令人心酸。 医生的诊断书上写着"营养不良"三个字,道出了这个悲剧背后的真相。一个品学兼优、热心助人的研究生,在追求学术的道路上,却因为过分节省,忽视了自己最基本的营养需求,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遗憾。 这段经历,成为牛章华和郭金凤生命中最深的伤痛。但他们没有想到,这仅仅是悲痛的开始,更重要的决定还在等待着他们。 回望牛忠楠的求学历程,这是一个不断创造佳绩的励志故事。从小学开始,他就展现出过人的学习天赋。小升初时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村里的保送生,中考更是考取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些成就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无疑是来之不易的。 对牛章华夫妇来说,供孩子读书是他们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两人都因不识字吃过太多亏,所以从牛忠楠出生那天起,就下定决心要倾其所有供他读书。当儿子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时,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为这个"状元"郎感到骄傲。后来牛忠楠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保研资格,更是让全村人都与有荣焉。 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求学时光里,牛忠楠展现出的不仅是学习上的优秀。他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因此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牛院士"。这个外号不仅是对他学术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品格的赞誉。即便在做实验的紧要关头,只要同学需要帮助,他总是会放下手中的工作,第一时间提供援助。 实验室里的点点滴滴,见证了牛忠楠的为人处世。当发现实验室缺少饮水机时,他悄悄自掏腰包添置;当看到同学们为了电源插头不够而轮流使用时,他默默购置了几个插线板。这些细节展现出他对集体的担当,却从不张扬。 然而,在关心他人的同时,牛忠楠对自己却过分苛刻。他的衣柜里只有几件多年前的旧衣服,日常饮食也是简单到只靠白馒头果腹。这种省吃俭用的生活方式,最终成为了压垮他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对这样的现实,牛章华在悲痛之余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认为,儿子生前一直都在帮助他人,死后也应该延续这份大爱。在医院病房里,他拉着妻子的手,提出要将儿子的器官捐献出去。这个提议最初遭到了郭金凤的抗拒,但最终,这对失去独子的夫妻还是签下了器官捐献书。 牛忠楠的器官挽救了三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他的眼角膜则让两个人重见光明。这最后的馈赠,让他短暂的生命得以在他人身上延续。完成器官捐献后,牛章华夫妇带着儿子的骨灰,回到了他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小山村。 送走儿子后的第十天,牛章华就重返工地开始搬砖。这个朴实的父亲明白,生活还要继续,但儿子的事迹永远铭记在他的心中。一个普通的研究生,用他的善良和奉献精神,不仅活出了不平凡的人生,更在离开时为他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个"营养不良"引发的悲剧,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故事,更折射出当代莘莘学子中那些过分节俭却默默奉献的缩影。
“营养不良引起的。”2020年,西安交大24岁研究生突发脑溢血去世,父亲为其收拾
玄光旅
2025-04-24 18:38:50
0
阅读:139
我说帅你信吗
现在这个社会还有营养不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