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互联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面临诸多挑战,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97%,净利润更是由盈转亏,亏损额达2.36亿元。同时,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上升,现金流状况也有所变化。这些数据背后反映了公司怎样的经营状况和潜在风险?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
关键财务数据概览
主要指标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元)
846,525,778.96
1,044,650,186.05
-18.97%
净利润(元)
-235,587,344.30
-50,018,117.03
不适用
扣非净利润(元)
-239,942,618.14
-58,383,730.78
不适用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2.05
-0.44
不适用
扣非每股收益(元/股)
-2.08
-0.51
不适用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25.15
22.67
2.48个百分点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元)
-98,972,579.02
-110,992,187.23
不适用
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下滑,结构待优化
2024年致远互联营业收入为8.47亿元,较上年减少1.98亿元,降幅达18.97%。公司解释称,央国企客户签约占比上升,项目规模大、需求复杂,交付及验收周期变长,同时政务业务及经销业务受下游需求放缓影响,导致收入下降。从业务板块看,协同管理软件产品收入7.21亿元,同比下降20.87%;技术服务收入1.24亿元,同比下降5.87%。这表明公司业务结构有待优化,对特定客户群体和业务板块的依赖可能带来风险。
利润转亏,压力增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2023年的亏损5001.81万元扩大至2024年的亏损2.36亿元。主要原因包括营收未达预期、直销项目交付效率低、经销业务收入占比下降导致毛利率从68.44%降至64.22%,以及应收账款和联营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增加。这显示公司盈利能力面临较大压力,需提升运营效率和加强风险管理。
研发投入增加,注重技术创新
研发费用为2.13亿元,较上年减少10.09%,但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2.67%提升至25.15%。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推出AI-COP数智运营基座等产品,加强技术平台能力和AI应用投入,以提升核心竞争力。然而,在营收和利润下滑的情况下,高额研发投入可能给公司带来短期财务压力。
现金流有改善,但仍需关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97.26万元,净流出同比减少1201.96万元,主要得益于费用及职工现金支出减少。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25.97万元,投资理财产品支出减少;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7亿元,主要源于回购股份支出和分红金额减少。虽然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有所改善,但整体现金流状况仍需关注,公司需确保资金链稳定。
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增长,市场拓展需求大
销售费用为4.70亿元,同比增长4.76%,主要因人员费用、差旅费用及中标服务费增加。这表明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加大了投入,以应对营收下滑,但需关注投入产出比,确保市场拓展能有效带动业绩增长。
管理费用微增,运营成本稳定
管理费用为9174.19万元,同比增长1.01%,主要是人员费用和培训费略有增加。整体来看,公司运营成本相对稳定,但在利润下滑背景下,仍需优化管理,控制成本。
财务费用变化,利息收入影响大
财务费用为-699.11万元,去年同期为-1217.44万元。主要因银行存款余额下降及利率下降,导致本期利息收入下降。这反映了公司资金收益情况的变化,需关注资金管理效率。
研发情况剖析
研发人员减少,结构待调整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675人减少至48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从24.38%降至20.42%。虽然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从31.53万元增至39.76万元,但人员数量下降可能对研发进度和创新能力产生一定影响,公司需优化研发人员结构,确保研发工作顺利进行。
研发成果丰富,技术实力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10项,获批准9项;新申请并获得认证的软件著作权81项。核心技术在协同技术平台、协同应用平台等方面取得优化和提升,如协同技术平台在集群特性、信创数据库适配等方面取得突破,协同应用平台融入AI、大模型技术。这些成果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但能否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效益,还需进一步观察。
风险提示
业绩下滑风险: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降,若不能有效改善业务状况、提升运营效率,业绩可能持续承压。
市场竞争风险:协同管理软件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需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以保持竞争优势,否则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下降风险。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2024年末应收账款原值4.43亿元,坏账准备8794.96万元,若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将对公司现金流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研发风险:虽然研发投入增加且成果丰硕,但新技术研发存在不确定性,若研发方向失误或成果转化不及预期,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影响公司发展。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