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医保支付筑牢健康保障

新浪财经 2025-04-25 06:46:13

转自:贵州日报

遵义市绥阳县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通过“打包支付”和“积分制管理”双轮驱动,实现医疗、医保、患者三方共赢。

作为全市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绥阳县2024年启动医保基金总额预算付费改革。绥阳县医保局局长周佳奇介绍,改革将全县医保基金按人口、疾病类型等因素整体打包给医疗机构,实行“总额预付、结余留用”机制,激励医院主动控制成本,推动医疗机构从“被动控费”转向“主动控费”,从“抓收入”转变为精准医疗、成本控制、合理使用医保基金。

“过去医生绩效与检验检查挂钩,现在基金总额固定,医生更注重合理诊疗,避免资源浪费。”绥阳县中医医院院长邓泽凯算了一笔账:2024年,该院在药品、耗材共计节余1200万成本支出,形成患者减负与医保基金平稳运行的良性循环。

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为破解改革初期出现的“接诊即亏损”困境,绥阳县中医医院创新推出积分制绩效考核,医务人员根据诊疗质量、手术难度、康复人次等指标获取积分,与绩效直接挂钩。

“现在医生都成了‘精算师’,能不开的检查坚决不开。”一位绥阳县中医医院影像科的医生坦言,制度实施后明显感到每天来拍片的患者少了,大家都形成了“重质量、轻创收”的诊治导向。

同时,改革红利正向基层延伸。绥阳县中医医院还将积分制延伸到其医共体的各个成员,让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诊疗服务链实现了深度绑定,形成“小病不出村、大病有序转”的就医新格局。

“村医完成首诊筛查、及时上转疑难病例可获积分奖励,乡镇卫生院规范接诊、开展适宜手术或精准转诊至县级医院同样纳入积分考核。”邓泽凯介绍,积分制让基层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中的角色从“被动执行者”升级为“主动参与者”,形成上下贯通、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医疗服务网络,实现县域内就诊率提升与医保资金安全“双赢”。

数据显示,去年10月至12月,绥阳县县级医疗机构门诊费用在30元以下的有26348人次,城乡居民和职工医保县内县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下降191.54元、313.2元,2024年全县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节约成本2178万元……

“要让每分救命钱都花在刀刃上。”周佳奇表示,下一步,绥阳县医保系统将持续推动医保改革,让医生回归治病初心,让医院专注服务本质,让医保回归保障本源,真正实现从"治病挣钱"到"防病省钱"的跨越式转变。

(李政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