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科创引领新赛道智造开启新征程

羊城派 2025-04-25 08:00:51

从“三来一补”初创起步的太平手袋厂,到“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世界工厂”,再到现在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城市发展特色的国际制造名城。东莞用四十年的时间,从一个珠三角传统农业县蜕变为GDP破万亿、人口突破千万的“双万”之城,书写了东莞城市发展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不仅是一座城市从农田到都市的蝶变史,更是中国改革开放“敢为天下先”精神的生动缩影——当时代脉搏与市场活力在珠江口碰撞,当千万建设者的汗水融入产业洪流,东莞用四十年书写的,是一部关于奋斗、创新与超越的时代答卷。

破冰“三来一补”奠定根基

东莞拥有近1700年的建县史、1260多年的建城史。长期以来,东莞只是一座珠三角名不见经传的农业小城,在1978年,当时的东莞GDP仅仅为6.1亿元。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推动东莞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东莞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产业进击之路。

回溯东莞的产业升级之路,太平手袋厂的创办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1978年,当时四十多岁的香港信孚手袋厂老板张子弥来到东莞,投资创办了太平手袋厂,该厂成为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引入的首家“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企业。

太平手袋厂的创办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据介绍,太平手袋厂率先在内地工厂引入香港的管理模式、引入了全国第一辆赠送车、较早在“三资”企业使用了电梯、空调等先进设备。除此之外,太平手袋厂在全国沿海开发地带较早从“来料加工、补偿贸易”转变为“进料加工、正常贸易”,而且还是较早从外销转为内销,从“三来一补”转为自主品牌,太平手袋厂至今仍为东莞各行业所津津乐道。

截至1983年底,东莞累计签订“三来一补”协议2067宗。随着众多外资企业纷纷到东莞投资设厂,他们为东莞带来资金激活产业基建,输入技术设备推动制造升级,引入先进管理模式提升企业效率,培育了本土人才队伍,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加速人口集聚与城市化,奠定了东莞转型成为“世界工厂”的根基。

蝶变从加工到智造的跨越

随着外资企业的不断涌入,以及东莞本土企业的茁壮成长,东莞市内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东莞什么都能造”从天方夜谭一步步转变成为现实,“东莞塞车,全球缺货”,这句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顺口溜说的就是东莞强大的制造业实力。

20世纪90年代,以IT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东莞迅速发展,东莞迅速成为电子信息产业高地。与此同时,东莞的玩具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业、造纸及纸制品、食品加工产业都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力,逐渐成长为东莞的优势支柱产业。

在制造产业不断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东莞也开始逐渐打磨自身的制造品牌。1995年9月18日,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在东莞市长安镇成立,得益于长安镇完备的工业基础设施和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步步高电子从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东莞制造的典型品牌。除此之外,OPPO、vivo、小天才、以纯、都市丽人等众多耳熟能详的品牌纷纷强势出圈,东莞制造的品牌美誉度获得了大幅提升。

目前,东莞已经拥有涵盖34个大类、6万种产品的现代产业体系,拥有万亿元级电子信息集群和装备制造等4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是全国制造业最发达、产业综合配套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世界工厂”的称呼当之无愧。凭借着东莞强大的制造基础和实力,东莞在2021年GDP成功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广东第四座万亿元级城市,全国第十五座GDP过万亿元、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东莞的逆袭进击之路,成为中国工业和中国制造崛起的典型代表。

远航科创引领未来产业

成为“世界工厂”后,东莞进击求索的道路并未停歇。当前,东莞正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引领,奋力打造国际制造名城,未来产业正成为东莞新一轮产业增长的爆发点。

早在2024年东莞市发布的“一号文”中,东莞市就明确围绕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发展方向和重点,提出抢抓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智能检测装备、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关键机遇,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

在今年东莞市发布的“一号文”中,东莞市又着重提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力争到2027年可调度使用智能算力规模10000P以上,打造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重点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相关产业规模分别突破300亿元和3000亿元。

相关项目和技术的落地也正在印证东莞产业升级的愿景正在逐步实现。在新材料领域,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领衔的科研攻关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和突破;在新能源领域,东莞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新一代储能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制造领域,以拓斯达和墨现科技为代表的东莞机器人制造企业正在逐浪人工智能产业蓝海,逐步成长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从“三来一补”的起步创业,外资涌入的技术赋能,本土品牌的强势崛起,直至今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生长,这条充满韧性的转型之路,既见证了“世界工厂”聚全球资源成链、集万千工匠成事的魄力,更彰显了一座城市始终与时代同频的敏锐嗅觉,东莞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每一次产业浪潮。如今,当松山湖科学城的科研光芒与数字工厂的智能产线交相辉映,当千万建设者的梦想融入“双万”新起点的蓝图,东莞始终秉持敢闯敢试的改革基因、兼容并蓄的发展胸怀、永不止步的创新追求,在时代的浪潮中持续书写“城市逆袭”的传奇。

文|李洪宝

图|王俊伟

0 阅读:0
羊城派

羊城派

广东羊城晚报新闻客户端羊城派内容以及资讯的推送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