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2024年以来,贵州省都匀市国有企业深入推进企业实体化改革,创新“国企+产业”转型模式,作精作深产业发展文章,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全市国有企业实现营收39187.46万元,利润7117.83万元。
“产城融合”树样板。实施城市更新、新能源、土地整治等项目共18个。其中,总投资8.23亿元的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预计今年5月启动销售工作。“都匀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被认定为“第一批贵州省工业遗产”,“都匀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申报入选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为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结合提供样板。
“产旅融合”促提质。创新盘活三线文化园,实施云集露营地等一批体验式、互动式旅游新业态,建成东方记忆露营基地、速π运动中心等,年接待游客9.8万人次,带动消费3900万元,“点燃”文旅消费新活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多主题匀创市集夜经济核心区,并融入竹竿舞、高山流水等夜间民俗活动体验,丰富CityWalk形式和内容,2024年,匀创市集接受省级旅游评审团观摩评审2次,吸引人流10万余人次,实现资产盘活、业态聚集、营收增长的聚合效应。
“产农融合”创品牌。实施“匀油香”“匀稻香”“匀粽香”等“匀”字牌农产品矩阵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助农增收。发展生猪、蛋鸡养殖等畜牧业和高粱、朝天椒等农作物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就业2400余人次,实现营收1439万元。构建农特产品线上线下融合销售体系,通过推动构建都匀毛尖茶产业联盟模式助力茶园增收,在2024年“一带一路”国际茶业合作(深圳)论坛上“都匀毛尖”被选中为推荐品牌。
通过产学融合,搭建起文化传承与教育实践的桥梁,推动文旅产业与教育产业协同发展。利用三线建设博物馆开发研学课程及红色研学活动,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利用三线文化创意园临展馆合作打造运营“云上都匀·少数民族手工艺研学基地”项目,2024年共组织开展研学活动157场次,接待游客7900余人次。(陆家连李星潞)
一审:杨婷
二审:毛帝清
三审:陈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