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李楠通讯员陈昊柴思蝶
面朝大海,融媒联动,只为嵊泗海鲜代言。在东海全面休渔前夕,浙报集团直播间“村书记潮选”首场直播活动于4月23至24日锚定舟山嵊泗黄龙岛,以沉浸式场景开启了“东海最后一网鲜”的饕餮盛宴。
浙报集团直播间主播小楠姐携手黄龙乡峙岙村党总支书记庄圆,在东海渔村的原生态背景下,与全国网友共同见证东海渔获上岸盛况、解码嵊泗海鲜的“鲜味密码”,更以创新模式为当地推进共同富裕写下生动注脚。
休渔前夕,聚焦嵊泗
鲜活画面引网友弹幕刷屏
在弥漫着海味的码头,渔获卸货场景化身天然直播间。23日中午,小楠姐带领大家直击码头现场,实时传输的画面中:渔船在碧绿的海面上来回穿梭,渔民们在岸上收拾渔具,渔家阿婆则修补渔网,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渔船的轰鸣声和海鸥的鸣叫交相呼应,此起彼伏。
位于东海之滨的嵊泗,是浙江省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的海岛县,地处东海渔场核心区域,素有“东海鱼仓”的美誉。“嵊泗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海水清澈且富含营养,为海鲜生长营造了理想环境,产出的海鲜品质上乘、种类丰富,成为此次直播展示东海海鲜魅力的不二之选。”小楠姐说。
“我是土生土长的黄龙峙岙人,从小吃着东海海鲜长大。”“庄书记,给我们介绍一下当地吧?”“小楠,一走进峙岙村,你有没有发现依山而建的石屋,以及随处可见的石墙、石阶、石径,这里素有‘东海石村’之称。很多年前峙岙是纯渔业捕捞村,这几年还开展了近海养殖项目,因此当地有丰富的海产品。”……庄圆和小楠姐面对镜头,通过介绍黄龙岛特色、峙岙渔村等,详细讲解东海海鲜。
“哒哒哒……”出海捕捞的渔船陆续靠岸,不少“鲜客”们纷纷赶来,等着新鲜的海鲜上岸,小楠姐也加入抢“鲜”战,现场格外热闹。“阿拉渔船基本上都会在中午靠岸,这也是为方便老百姓和采购商到码头上购买刚捕捞的海鲜。”刚靠岸的张网船老大面对镜头说道。
进入农历三月,正是鲳鱼肉质最为肥美的季节。“看!阳光下的鲳鱼闪着银光,透着刚刚起捕的鲜度。”说话间,小楠姐单手举起了一条鲳鱼,“家人们,嵊泗的鲳鱼比我的脸还要大了。”鲜活画面引发许多网友弹幕刷屏。
伴随着一筐筐刚从海里捕捞来的海鲜从船上被搬上码头,新鲜渔获被运输上岸:鲳鱼、乌贼、玉秃、皮皮虾,以及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小海鲜从渔船上卸下来,让网友直击“透骨鲜”的诞生历程。
直播现场
多视角解码海味密码
收获鲜美还能学到知识
24日中午时分,嵊泗海鲜带货专场正式开始。泛着珠光的鲳鱼、肉质紧实的乌贼、个大肥满的生蚝、通体浑圆的鲍鱼……透骨新鲜的海产品一上架,引得大家纷纷抢购。小楠姐和庄圆在直播间卖力地吆喝着:“这次直播,海鲜从源头发货,减少中间环节,大家能以实惠的价格买到高品质的产品。”庄圆还带来了不少福利,“直播间优惠不断,有多款海鲜组合优惠套餐及9块9的限时秒杀活动。大家不要错过!”
和大海打了数十年交道的岳科兵上场教学:“辨银鲳要‘三银一透’:银鳞、银肚、银鳍,鱼眼透亮如水晶。东海野生银鲳通体流银、肉质细嫩,是自然馈赠的时令珍馐。”岳科兵手持鲳鱼讲解的生动画面,引发直播间“求同款”弹幕刷屏。这种专业背书迅速转化为消费信任,网友“uu”下单后留言:“原来买海鲜还能学知识。”
一旁的渔家厨房,同步上演味觉盛宴。东海渔嫂刘淑维现场演绎葱油鲳鱼的烹制,这掀起了直播高潮。特写镜头里,蒸熟的鲳鱼被淋上热油后瞬间激发的“滋啦”声,隔着屏幕唤醒味蕾记忆,让弹幕区飘满“听得见香味”的赞叹。令大家追捧的还有海鲜深加工产品——采用低温锁鲜技术的带鱼脆、香酥不腻的黄鱼酥、双重口味的夹心海苔等即食海味,让网友直呼“海鲜零食天花板”。
“朋友们,看!嵊泗生蚝的个头,比我的手还大。”小楠姐展示生蚝的同时,黄龙乡生蚝养殖户王海星上场。“我们的生蚝是养在海上的,到了生长期再转移到暂养池中,这可以加速生蚝生长周期,还能保证肉质饱满。这些生蚝属于三倍体,和传统二倍体相比,个头更大、肉质更白嫩、口味更鲜美……”
接地气的王海星,边带货边讲起了他的养殖生涯故事,今年52岁的他一度以捕鱼为生,减船转产后从“捕鱼人”转变成“养贝人”,逐渐摸索出了养殖门道,生蚝产量逐年上升。“海鲜这个事,下游的市场销售也是关键!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我们、关注嵊泗,推动嵊泗海鲜市场销售节节高。”王海星对着镜头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一村一品一书记”
要做共富路上的好担当
好生态孕育高品质特产,恰与时下消费升级对于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谋而合。从当天的成交情况来看,嵊泗海鲜不仅“游”出了嵊泗,还“游”往了全国各地。庄圆说:“这些原本只是当地人吃的海鲜,通过直播远销到广东、北京等城市,相比村民各自经营,直播间可以大大拓宽渠道,我有信心让我们的好产品有更好的市场。”
作为直播的关键人物,庄圆在直播间中完成多重角色转换:她是“渔村导游”,面对镜头展示海岛;她是“海鲜严选官”,介绍海鲜的同时替网友砍价;她还是“海岛代言人”,讲述“百年渔场”的沧桑变迁。“这次,我们不仅仅是简单卖货,更是介绍渔村、介绍海岛。”
“我是一名‘90后’,从石头屋里走出去,又从大城市里走回来。这次用镜头请大家来这里,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把嵊泗的海鲜宣传出去,让更多人知道的同时,帮助更多当地老百姓致富增收。”庄圆介绍道。这种背景下,“村书记潮选”与当地不谋而合——用媒体深度融合的力量,为渔村搭建直达消费者的数字桥梁,让嵊泗海鲜区域品牌认知度大大提升。
这场融媒实验正催生蝴蝶效应,接下来浙报集团直播间“村书记潮选”将联动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走进全省各地,以“一村一品一书记”形式深挖特色乡村。与此同时,通过浙报融媒众创空间实现“省级流量赋能+地方特色反哺”的双向奔赴,持续打造具有媒体深度的助农新范式,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