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正式上线“产前超声AI动态实时分析系统”,这是该院在智慧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升级。据悉,这也是湖南省内医疗机构首次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产前超声影像检查领域。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自动识别、测量和质控,将传统产前超声检查流程进行了多维度的简化和提升,并借助5G远程会诊打通优质医疗资源,为孕妈妈提供了更快捷、精准的筛查服务。
现场演示:自主跳动的电脑画面正完成复杂而精确的测量
中信湘雅特聘专家、国家卫健委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专家李胜利教授现场演示了这套“产前超声AI动态实时分析系统”。
四大核心优势
智能切面捕捉,10分钟完成全流程筛查
传统的检查方式,以III级单胎超声检查为例,医生操作过程大约需要30分钟左右。有了AI智能分析技术的辅助,医生可以在大约8至12分钟内完成同样的工作,工作效率近乎翻倍,让孕妈妈们无需长时间等待。
毫秒级动态质控,从“经验判断”到“数字护航”
根据此前的统计数据,产前超声筛查图像的智能抓取准确率约为99%,参数自动测量准确率也达到了98%。通过客观的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减少了人工评判的主观偏差,从而确保了检查质量的同质性。通过系统界面展示的待采集切面列表,已采集切面会自动消除,可提醒医生留意未采集到的切面,从而有效降低可能出现的误诊和漏诊风险。
可视化报告,直观呈现生长报告
自动生成胎儿发育曲线,监测胎儿生长趋势,直观评估胎儿大小和发育是否符合孕周。
疑难病例可实时通过5G远程会诊平台,与全国产前超声诊断专家深圳妇幼产科B超专家连线讨论,让优质诊疗无缝链接。
智能生成胎儿成长超声影像
从胚胎期(约6周)起,系统将生动记录宝宝从初胚到孕38周左右的每一个珍贵瞬间,以电子影集的形式一键传输给孕产妇。
专家展望:在医学领域,AI系统还将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影像科主任李喜红介绍:产前超声是孕妇产检中重要的一环,广泛应用于胎儿生长状况的评估,对降低婴儿先天畸形率、孕产妇死亡率及胎儿死亡率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在临床中,产前超声筛查涉及胎儿全身系统结构,病种多且复杂,所需检测的切面与测量项也繁多,尚面临高度依赖医生经验、检查时间长等问题。
超声AI系统的应用,可以辅助医生实现自动实时识别并抓取所需的标准切面,除此之外,还可进行标准参数智能测量,自动获取胎儿头围、股骨长等多种常用生长参数,从而降低医生在超声操作过程中的工作强度,减少查找、冻结及测量等操作频次,缩短检查时间,让医生更能专注于病例诊断和医患交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李胜利教授也表示,传统的超声质控工作依赖于医生的人工操作及主观判断,存在标准不统一带来的潜在漏误判的风险,而超声AI质控系统则通过标准化的算法和模型进行质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质控结果更加客观和统一。
“未来,超声AI系统或许还将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在检查的精密度、诊断的准确性等方面,带来更加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通讯员:刘译文、高洁、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