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杨烨)记者在日前创新医疗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获悉,尽管受医保政策调整影响导致主营业务承压,但公司在医疗科技领域的投入已初见成效,博灵脑机的康复产品即将商业化落地,全诊AI医疗大模型也正加速医院场景渗透。
4月27日晚间,创新医疗发布公告,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下降3.98%,同期利润也出现亏损。
对此,创新医疗总裁马建建表示,和多家同类型上市公司一样,创新医疗业绩下滑主要源于医保结算政策调整导致的医疗服务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这也是行业目前面临的共性挑战。他表示,面对传统医疗服务的增长瓶颈,公司正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及拓展自费项目等方式维持运营稳定,同时公司还将紧扣“创新”二字,积极关注、主动把握新兴医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对医疗行业的提升机会。
马建建介绍,创新医疗正把握医疗行业智能化趋势,通过投资脑机接口项目与AI医疗大模型等前沿领域,持续深化在医疗科技赛道的布局。这将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记者了解到,2024年8月,创新医疗宣布以自有资金对杭州全诊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战略投资,持有其20.5532%的股权。在业绩说明会上,全诊医学董事长薛翀向参会嘉宾演示了全诊AI医疗大模型相关功能。据他介绍,和其他公司相比,全诊AI大模型在医疗垂直领域具备专业化优势,可以解决医生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痛点问题。例如,全诊AI大模型能够帮助医生在问诊过程中书写病历,覆盖全学科全环节,在医生医疗决策辅助上,支持特别是RAG(增强检索)能力的智能诊疗问答体系,避免信息遗漏和误判。
对于公司目前相关业务落地进展,薛翀表示,2024年全诊医学与医院合作家数约60家,2025年预估将增加约100家。全诊AI医疗大模型2024年实现收入440万元,力争在2025年实现收入4000万元。
创新医疗在脑机接口领域的布局主要通过参股公司博灵脑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由创新医疗与浙江大学科研团队共同出资成立,创新医疗持股40%。作为浙江省科技厅“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单位,博灵脑机专注于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特别是针对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
在本次业绩说明会上,创新医疗相关负责人透露,博灵脑机B端产品(上肢外骨骼主动康复训练系统)已正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医院和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若相关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6上半年完成二类医疗器械的注册申报工作。此外,博灵脑机C端产品(上肢运动功能辅助与增强系统AC5)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预计于2025年陆续上市销售。
“该产品为国内首创,目前价格还未正式对外公布。但是从目前我们在江浙沪地区进行的居家测试来看,偏瘫患者在产品帮助下能够实现基本生活自理,从住家保姆更换为钟点工可节约开支约4万元/年至6万元/年,节约医院费用近6.5万元/年。”上述负责人说。
马建建告诉记者,通过脑机接口与AI医疗的双轮驱动,公司正从“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向“医疗科技生态的构建者”蜕变。公司将持续支持参股企业市场拓展和研发等工作,尽管目前这些投资尚未产生显著收益,但已为公司构建了差异化的技术壁垒和未来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