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上海区域中医药服务质量再优化:今天(4月27日),龙华医院-闵行中医医联体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第二批中医专科专病联盟正式授牌。通过中医“治未病联盟”“肾病联盟”“心病联盟”三大新纽带,优质中医资源加速扩容下沉,为闵行居民织就一张更密实的健康守护网。
中医专科联盟拓版图,优质资源再扩容
吴泾镇居民说,以前看病要跑大医院,现在家门口的社区医生就能按龙华专家的方案治疗。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中医专科专病联盟的深度联动。2021年首批7个联盟正式启动,形成以龙华医院为龙头,区级中医医院为枢纽,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触角,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中医科室为补充的协同发展格局。
2024年,第二批3个联盟启动建设,已建成中医治未病、中医心病、中医肾病10个专科专病联盟。本次会议上,第二批中医专科专病联盟正式授牌。
服务同质“一本通”,名医坐诊惠民生
三甲医院的中医特色疗法有什么“秘籍”?如何让社区医生快速掌握基本操作规范?《中医优势病种分级诊疗方案手册》由龙华医院联盟牵头科室制定,通过“一病一策”规范中医诊疗流程,建立起覆盖疾病诊断、特色疗法、疗效评估、转诊机制等关键环节的标准化诊疗路径。
目前,已有30个中医优势病种分级诊疗方案在全区联盟成员单位内推行,形成三级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紧密衔接的服务网络。
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0后中医师们翻看着这份“宝典”说:手册就像“中医经络图”,在学习联盟牵头医院疾病诊疗思路的同时也能明晰转诊原则,让社区医师更有底气。
目前,闵行社区门诊中医诊疗人次占比达到49%,平均能提供86种中医推荐病种诊疗,居全市前列,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中医药服务。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闵行区还搭建了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闵行区名中医工作室等多层次人才培养平台30余个,通过“师带徒”“传帮带”模式,不仅让居民就近享受名医资源,更培育了一批骨干中医人才队伍。
传承创新“育新苗”,中医未来更可期
“输血”与“造血”并重的机制,为基层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让社区涌现出一批带不走的“小中医”“好中医”。申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治医师李菲每周三下午去龙华医院跟师,胡志俊教授每月下社区临床带教,以“师带徒项目”和“名中医工作室项目”为纽带,在专家团队的带领下,将龙华医院针刀特色疗法、复元康复操引入社区医院,并通过针刀-中药-康复三位一体疗法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分期诊疗,收到周边患者一致好评。
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丽用一根银针赢得居民信赖。居民徐阿姨突发急性腰疾导致难以下床,她坚持选择社区就医:“我还是去找社区王医生,她是我心目中的专家。”
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翁哲芳通过跟师龙华医院邬学群主任,将师承所得转化为诊疗优势。患者马先生因长期颈痛头晕,经邬主任首诊开方后,翁医生随证变化予以及时调整方药,结合伤科传统膏药外敷和理疗,并指导患者颈椎操锻炼后,2个月后,马先生头晕症状明显改善。
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尹现杰跟诊龙华专家姜之炎主任,在中医内治和外治结合防治儿童腺样体肥大、慢性咳嗽等常见儿童疾病方面成效显著,赢得一批社区居民“粉丝”。
从“单点突破”到“全面开花”,龙华医院-闵行中医医联体正以“一张中医网”连起万家健康。未来,随着“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更多优质资源将注入基层,让优质中医药服务成为闵行百姓健康的坚实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