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平,暮春四月正是到公园踏青赏花的好时节。当前,公园里的花中之王牡丹已悉数开放,花瓣形似菊花的小众菊桃正挺立在枝头,翘首期盼被发现,六千多株楸树高花簇拥成团,如流云般在高空摇曳……昌平正以花团锦簇的繁茂之姿,邀请着广大市民前来邂逅一场独一无二的春日浪漫。
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在昌平公园,牡丹是这里的主角。现在,粉色、紫红、粉白渐变等五种色彩品系的2600余株牡丹正在热烈开放,呈现出震撼的视觉效果,预计将持续至五一节后。
牡丹盛景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游玩欣赏。花园里,大家摩肩接踵,争相插空举起手机和牡丹合影留念。“我和老伴是呼和浩特的,这次回来昌平看看孩子,故地重游一次,竟然发现这么一大片牡丹花,又亮堂、又大气,看得心里特别高兴。”游客冯玉林分享了自己喜悦的心情。
大自然是最好的画布。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好春日花景,昌平公园广泛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公园,开展主题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在风和日丽的上午,一支中泰艺术家交流团队来到花丛中,与花为伴,凝神创作,用动人的笔触记录下这一期一会的春日美好。
随着2024年无界公园改造完成,民居与公园之间的高墙束缚被打破,市民游客更加方便随时随地进入公园休闲放松。游客朋友前来赏牡丹,不仅可以选择距离较近的公园东门正门,还可以从南侧一线开放的众多岔口小路进入,随时随地赏花成为可能。
菊桃
簇拥挺立,娇俏可爱,叶片似菊实为桃
“咦?这是什么花?之前从来没见过。”菊桃树前,经常听到游人这样感叹。在昌平公园西南侧,养护团队今年创新引进了这一小众品种。菊桃是一种蔷薇科、桃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颜色如桃花般粉红娇艳,花瓣却似菊花一般细长,因而得名。
菊桃植株不算高大,但是花团分布非常紧密,加上色彩娇艳欲滴,给人以生命力旺盛之感。这种新型品种在昌平的风土气候下适应性良好,为居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赏花体验。有了第一年经验,昌平公园还将扩大种植面积。
除了菊桃,昌平公园近一年按照花园城市建设的理念,精心规划了园内布景,丰富栽植品种,成功试验种出了油菜花田、小麦等特色景观,使居民能够欣赏到更多时令景色,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中小学生等人群,前来开展摄影、耕作、观赏等深度的游园体验。
“等到夏天,芍药、月季、荷花等等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花朵将会接力开放。”昌平区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孟娜介绍,“希望通过栽植这些丰富的地被花卉、灌木、乔木,打造出花草树木移步换景、全年次第开放的效果。”
楸花
楸树高花欲插天,高张锦绣照青空
春天,和好友爱人漫步在繁花盛开的林荫道中,不再只是电视剧里的唯美场景。在回天地区的半塔郊野公园,6000多棵楸树正处在开花最佳观赏期,周边居民每天只要步行15分钟,就可以享受到这种漫步花树之下的春日“小确幸”。
楸花是晚春开放的品种,花期约在5月前后,无疑是春天末尾的最后一波惊喜。楸花的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楚国就曾有记载种植。曹植、杜甫、苏轼等人都曾留下诗句表达对其的喜爱。其花朵集中在枝叶繁茂的树冠上,远观茂密如云,抬头细细观察,白中透粉,温柔清新。
作为奥北森林公园的组成部分,半塔郊野公园2024年11月启动全园提升改造建设,于今年初重新开园,开园后吸引了更多市民前来运动、散步、休闲,深度体验自然魅力。“我们遵从生态优先、全民友好、文化赋能的原则,依托原有的楸树林,创新打造了楸树园特色景观,增设了楸林躺椅休息区、林下活动区,让市民沉浸式体验自然之美。”昌平区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崔超介绍。
如今,半塔郊野公园已经成为北京市内赏楸的一处知名地标。“未来,我们将继续践行花园城市建设理念,为市民打造高品质、特色突出的绿色空间。”崔超说。
据了解,2024年是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启动之年。昌平区高标准推进公园建设,拓展绿色空间,筑牢生态本底,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提高至93.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7平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至49%以上。
接下来,昌平区将继续秉持“绿美昌平”理念,推进城绿融合,统筹实施社区公园、小微绿地、口袋公园建成投用和提质升级,加快郊野公园建设,预计将新增绿地面积21公顷。在此基础上,继续激发公园体育、科普、文创等多样潜能,打造多元融合、全龄友好、绿色低碳、开放共享的城市生态空间,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森林环抱的生态花园城市建设成果。
图文/李佳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