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徐志摩意外去世后,陆小曼一度穷得吃不起饭。无奈之下,她向胡适写了6封求助信。胡适向来爱慕陆小曼,于是趁机对陆小曼说:只要答应我3个条件,就养你。 胡适和陆小曼这对好友,尽管各有家室,仍传出过不少绯闻。 他们之间频繁通信,为了不被胡适妻子看懂,还特意用英文写,字里行间不乏暧昧。 因此,陆小曼走投无路的时候,唯一想到的就是胡适这个“亲密”好友。 那是陆小曼人生中,第一次为钱烦恼。 陆小曼出身于上海的大户人家,从小锦衣玉食。第一任丈夫王赓是有钱的军人,经济上从来不会限制她。第二任丈夫徐志摩虽然不是富贵滔天,但也掏出全部家底,任由陆小曼挥霍。 可天有不测风雨,徐志摩突然离世,陆小曼一下失去经济来源,自己又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穷困至极。 她前后给胡适写了6封求助信,胡适才终于答应,去找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帮忙。 徐申如一向不喜欢陆小曼这个儿媳,她婚内出轨、为了改嫁擅自打掉前夫的孩子、乱花钱败家……每一条在老人家看来都是大逆不道。 但是架不住胡适的一再请求,最终,徐申如答应每个月给陆小曼300元生活费。 在当时,300元相当于普通人家一年的开销了,可陆小曼很不满意,背地里还责怪公公给的太少。 陆小曼平日里除了吃饭吃药,还要雇保姆司机,要打牌看戏。更重要的是,她有抽大烟的习惯,这可是花钱的无底洞。300元对她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不过,很快就有一个男人主动站出来,说要养她。 这个男人叫翁瑞午,当时已经有老婆有孩子,却还是对陆小曼大献殷勤。陆小曼也不管不顾,知道翁瑞午很富有,直接就搬去和他同居。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满城风雨,很多人指责陆小曼不要脸,就连她的好友赵清阁也看不下去,劝她和翁瑞午一刀两断。 陆小曼却说:“志摩死了我守寡,寡妇就不能交朋友吗?外间的流言,我久已充耳不闻了,反正我们只是友谊关系,别人怎么看,随它去。我问心无愧。” 胡适同样气愤不已,他找到陆小曼,表示愿意养她下半辈子,但是有3个条件: 第一,离开翁瑞午; 第二,不再抽大烟; 第三,到南京定居。 陆小曼毫不犹豫拒绝了胡适,她说,翁瑞午对她太好了,她不忍心离开。 确实,翁瑞午对陆小曼好到非常夸张。 陆小曼喝不惯牛奶,翁瑞午就养了个奶妈,专门给陆小曼喝人奶;陆小曼大烟抽多了便秘,翁瑞午就到处去买当时很稀缺的蜂蜜,给陆小曼舒缓肠胃。平时给陆小曼端菜送药,翁瑞午都要自己亲手来。 在陆小曼的要求下,翁瑞午没有和妻子离婚,但也名存实亡。他平时除了给妻子赡养费,就几乎没有交集了。 翁瑞午的所有心思都放在陆小曼一人身上,供养陆小曼所需要的一切。后来,翁瑞午家道中落,他不惜变卖家中珍藏的古玩字画,也要继续养着陆小曼。 直到1961年,翁瑞午因病离世,陆小曼的生活再一次陷入穷困。 这一次,再也没有男人站出来养她。她的大半生都有人服侍,有爱她的男人呵护。如今只身一人,干不了活赚不了钱,日子过得凄惨落魄。 就这样熬了几年,直到1965年,陆小曼在医院病世,享年62岁。风光了大半辈子的她,离开时只有一件破棉袄裹身,远不如一个普通人体面。 她一生无儿无女,去世后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
纵观陆小曼的一生,出身富贵,先后被3个男人呵护,过着别人可能几辈子都享受不到的优渥生活。 这是她的福气。只可惜,她不懂得珍惜,只一味地索取、挥霍,最终落了个悲凉下场。 可见,人这一生的福气,是有定数的。前半生,她在赚;后半生,她在还。 我们在为陆小曼感到惋惜的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珍惜当下所拥有的福气。心怀感恩,不挥霍,不糟蹋,是对生命最好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