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江苏新泉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泉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64亿元,同比增长25.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7亿元,同比增长21.24%。其中,财务费用从去年的-588.99万元增至11538.19万元,增幅高达2058.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5.90亿元增长至12.93亿元,增幅119.19%,这两项数据变化幅度较大,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财务状况总览
2024年,新泉股份在汽车零部件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多项关键财务指标实现增长,反映了公司良好的经营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潜在风险。
主要财务指标表现
营收与利润增长显著: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64亿元,同比增长25.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7亿元,同比增长21.2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9.69亿元,同比增长20.46%。基本每股收益为2.00元,同比增长21.2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1.99元,同比增长20.61%。这些数据表明公司在市场拓展和盈利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费用控制有喜有忧:销售费用为7915.53万元,同比增长15.25%,主要系业务量增加导致仓储费等增加;管理费用6.91亿元,同比增长52.81%,源于业务量增长、员工增加以及无形资产摊销和折旧的增加;研发费用5.49亿元,同比增长20.02%,显示公司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财务费用1.15亿元,而去年为-589万元,主要因汇兑损益及可转债计提利息所致。
现金流表现不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93亿元,同比增长119.19%,主要得益于业务量增加带来的现款收入增长;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68亿元,同比减少48.62%,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5亿元,同比减少71.40%,原因是收到投资款减少。
行业地位与市场表现
新泉股份作为汽车饰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国内汽车饰件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公司产品覆盖商用车及乘用车领域,与众多知名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再创新高,公司受益于行业增长及客户订单放量,销售规模和经营业绩实现增长。然而,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公司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
核心财务指标解读
营业收入:稳健增长,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32.64亿元,同比增长25.4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客户订单的持续放量。从产品结构来看,仪表板总成、门板总成等主要产品收入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保险杠总成收入同比增长414.99%,主要源于客户订单增加。从地区分布看,国内市场中,华东、华北等区域收入增长明显,国外市场如北美地区收入同比增长89.14%。公司通过不断拓展市场,深化与客户合作,提升了市场份额,推动了营业收入的增长。
净利润:盈利能力提升,成本控制有待加强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7亿元,同比增长21.24%。净利润增长与营业收入增长基本同步,但毛利率略有下降。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9.05%,同比减少0.35个百分点。其中,保险杠总成毛利率下降14.79个百分点,主要因成本增长幅度大于收入增长幅度。这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面临一定挑战,需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等,以提升盈利能力。
扣非净利润:核心业务稳定,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较小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69亿元,同比增长20.46%,与净利润增长趋势一致。这说明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稳定,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较小。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58.31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等。公司经营业绩主要依赖于汽车饰件业务的稳定发展。
基本每股收益:股东收益增加,经营成果良好
基本每股收益为2.00元,同比增长21.21%。这得益于净利润的增长以及公司股本的相对稳定。基本每股收益的提升表明公司经营成果良好,为股东创造了更多价值,增强了股东对公司的信心。
扣非每股收益:反映核心业务盈利质量
扣非每股收益为1.99元,同比增长20.61%。与基本每股收益相近且保持增长,说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质量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这也反映出公司在汽车饰件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费用分析:成本管控需关注,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为7915.53万元,同比增长15.25%。增长主要源于业务量增加,相应的仓储费等费用上升。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销售费用的增长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需关注费用增长是否与收入增长相匹配,确保销售费用的投入能有效促进销售业绩提升。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6.91亿元,同比增长52.81%。主要原因是业务量增加导致员工增加、无形资产摊销及折旧增加。管理费用大幅增长可能影响公司利润水平,公司需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控制管理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1.15亿元,去年为-589万元,变动比例高达2058.97%。主要原因是汇兑损益及可转债计提利息。财务费用的大幅增加对公司利润产生了一定压力,公司需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合理安排融资结构,降低财务费用。
研发费用:研发费用5.49亿元,同比增长20.02%。公司加大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研发投入的增加有助于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但也需关注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确保研发成果能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
研发投入与人员情况:重视创新,人才储备加强
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合计5.49亿元,全部费用化,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14%。研发投入增长主要源于研发项目增加、研发人员增加。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有助于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满足市场对汽车饰件的创新需求,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研发人员情况: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65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2.73%。学历结构上,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54.05%;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人员占比53.57%。研发人员队伍的壮大和年轻化,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
现金流分析:经营现金流充沛,投资筹资有变化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93亿元,同比增长119.19%。主要原因是业务量增加,收到现款增加。充沛的经营现金流表明公司主营业务的市场需求旺盛,销售回款情况良好,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68亿元,同比减少48.62%。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如墨西哥生产基地扩建项目、斯洛伐克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公司积极进行产能扩张,以满足未来市场需求,但需关注投资规模和节奏,确保投资回报。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5亿元,同比减少71.40%。主要原因是收到投资款减少。公司在筹资方面需合理规划资金来源,确保满足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潜在风险与挑战
市场风险:行业波动与客户集中
行业发展速度影响:公司生产和销售规模受汽车行业发展速度影响较大。全球及国内经济周期波动会对汽车生产和消费带来直接影响,当经济增速放缓,汽车行业发展也将放缓,公司业务可能受到冲击。
客户集中风险:报告期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达74.55%,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若公司在产品技术开发、质量控制等方面不能满足主要客户要求,或主要客户自身经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对公司产品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政策风险:产业政策与国际贸易
产业政策变动: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调整可能对公司经营造成风险。若未来推出限制汽车产业发展的措施,将影响汽车饰件等零部件行业需求。
国际贸易和关税政策:国际贸易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海外业务产生影响。公司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加强海外业务本地化生产,以应对潜在风险。
经营风险:车型配套与市场竞争
现供车型与新供车型风险:汽车制造商新车型推出及现有车型改型频率加快,若公司不能成为新车型供应商,或新车型销售不畅,将影响公司产品持续销售和盈利能力。
市场竞争加剧: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需不断提升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应对竞争对手挑战,保持市场份额。
管理层与股东情况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
董事长兼总经理唐志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0.63万元,董事、副总经理等高海龙为57.02万元,财务总监李新芳为57.52万元。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依据公司治理细则,结合行业和地区水平确定,报酬决策程序合规。
股东权益与分红政策
股东权益:截至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6.06亿元,同比增长13.07%,反映公司资产规模的增长和股东权益的增加。
分红政策: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0元(含税)。公司注重股东回报,同时也考虑到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合理安排利润分配。
总结与建议
总结
2024年新泉股份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增长,显示出公司在汽车饰件市场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加大研发投入,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公司也面临着市场、政策、经营等多方面的风险,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建议
优化成本控制: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等环节的成本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
强化风险管理: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和市场动态,加强对客户集中风险、车型配套风险的管理,制定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影响。
持续创新发展: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加强技术创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拓展市场渠道:在巩固现有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客户和新市场,降低客户集中度,扩大市场份额。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