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恒瑞医药公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经营业绩。今年一季度,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增长29.35%。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公司将IDEAYABiosciences海外独家许可的7500万美元首付款确定为收入,推动利润进一步增长。
累计研发投入460亿
根据季报公布的数字计算,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达460亿元,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达15.33亿元。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国内获批上市19款新分子实体药物(1类创新药)和4款其他创新药(2类新药),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约400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年报所披露的未来三年预计获批上市47项创新成果正陆续兑现。
在新药和新适应症获批方面,自2025年至今,有6项创新成果获批。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瑞卡西单抗(商品名:艾心安®)上市。该产品是公司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上市的首个1类创新药。
1类创新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硫酸艾玛昔替尼片(商品名:艾速达®)上市,先后获批用于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此外,1类创新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偏向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富马酸泰吉利定注射液(商品名:艾苏特®)获批用于治疗术后中重度疼痛。1类创新药、中国自主研发重组抗IL-17A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夫那奇珠单抗(商品名:安达静®)获批用于常规治疗疗效欠佳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成人患者。
取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28个
恒瑞的创新药临床继续高效推进,2025年一季度,累计取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28个(按品种适应症计)。在肿瘤领域,恒瑞HER2ADC瑞康曲妥珠单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新适应症被纳入突破性疗法认定。这也是瑞康曲妥珠单抗第8次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充分体现了该药物在多个瘤种治疗领域的临床潜力;另外,达尔西利HR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研究结果显示,达尔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较安慰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复发风险,提高患者无侵袭性疾病生存期。
实现14笔创新药对外授权合作
在对外授权方面,BD授权交易的收入款项已成为恒瑞医药业绩的增长引擎之一,为公司贡献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为公司的研发和运营提供支撑。截至目前已实现14笔创新药对外授权合作,其中近三年对外授权9笔。
3月,恒瑞医药宣布将自主研发的Lp(a)抑制剂HRS-5346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默沙东,首付款2亿美元,交易金额累计可达19.7亿美元。
4月,将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拮抗剂SHR7280在中国大陆地区(不含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独家商业化权益授予德国默克集团。这是继双方就PARP1抑制剂HRS-1167达成合作后,在创新药领域的再度携手。
采写:南都记者王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