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 年,23 岁的孔令侃不顾家人反对,迎娶 40 岁的白兰花。宋霭龄差点昏厥,孔祥熙拍桌怒骂:“孽种!”谁料,多年后,竟感激道:“幸亏有她在。” 1939年,正值战火纷飞的年代,孔令侃,这个作为民国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长子的年轻人,选择了他自己的人生道路。他的父母——孔祥熙与宋霭龄,是当时社会上显赫一时的人物。 孔祥熙作为蒋介石政府的重要人物,对儿子的期望极高,希望他能够继承家业,为家族赢得更高的声誉。然而,孔令侃从小便桀骜不驯,性格叛逆,他不愿活在父母期望的阴影下,反而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遇见了一个让他决定违背家族意愿的女人——白兰花。 白兰花,是一位年长他17岁的女性,曾经有过婚姻,风韵犹存,处世成熟且善解人意。她本是商人盛昇颐的妻子,因出色的交际能力而在上流社会中游刃有余。 但这一切都因孔令侃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孔令侃在牌局中第一次见到白兰花,便被她的魅力所吸引。他开始对她穷追不舍,甚至在她尚未离婚的情况下,对她表达了热烈的情感。面对年轻的孔令侃的爱意,白兰花一开始保持矜持,但最终她选择放手一搏,赌上自己的后半生。 孔令侃与白兰花的感情迅速升温,但这段感情却遭到了家庭的强烈反对。在1939年,孔令侃因私藏发报机被港英当局驱逐出香港,他选择将白兰花带上逃亡之路,二人来到了菲律宾。就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孔令侃向家中发电报,表明了要迎娶白兰花的决心。 宋霭龄得知此事后,气得差点晕过去,急忙通知孔祥熙阻止这场婚姻。孔祥熙拍案而起,怒骂孔令侃是“孽种”,强烈要求他放弃这段关系。但无论父母怎样施压,孔令侃依旧坚持自己的决定。他深爱白兰花,想要给她一个名分,甚至为此找来牧师,在菲律宾为他们举办了简单却庄重的婚礼。 婚后的生活对于孔令侃和白兰花来说,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孔令侃不再是昔日那个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而是逐渐变得沉稳起来。这一转变与白兰花的陪伴和指导密不可分。 她虽不能为孔家生育子嗣,但她以自己的智慧与耐心帮助孔令侃度过难关,让他逐渐成为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当孔令侃前往美国进修时,白兰花建议他找来能干的下属帮助他完成学业,以便他更好地适应并学习商业经营之道。她深知,生逢乱世,只有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真正立足于世。 1945年,孔令侃学成归国,与白兰花携手创立了“扬子公司”。两人分工明确,孔令侃负责外部交涉,白兰花负责出谋划策,夫妻二人默契合作,使公司迅速发展壮大。 在国家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孔令侃也曾犯下错误,利用扬子公司囤积居奇,从中牟取暴利。蒋经国对此大为震怒,甚至准备逮捕他,但最终在母亲宋霭龄的干预下,孔令侃得以免于牢狱之灾,并承认错误,作出改正。 白兰花在孔令侃改过自新后,劝导他走正道:“偷奸耍滑不是长久之计,唯有踏踏实实,才能长久立足。”孔令侃接受了妻子的建议,开始专注于合法经营和长远发展。在白兰花的帮助下,他逐渐成长为一位有责任感的企业家,也因此重新赢得了父母的认可。宋霭龄看到儿子的改变,终于承认了这位曾被她厌恶的大儿媳,并感激地说道:“幸亏有你,儿子才没有误入歧途。” 多年后,孔令侃与白兰花的感情依旧如初,二人携手走过风风雨雨,经历了社会的动荡与时代的变迁。他们的婚姻虽然起初不被看好,但最终却成为了一段充满理解和互助的爱情佳话。孔令侃从一个叛逆的纨绔子弟,成长为一位成熟的商人,而这一切的背后,正是白兰花的支持与陪伴。 正如廖一梅所言:“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对于孔令侃来说,白兰花便是那个懂得他、支持他,并与他共度一生的灵魂伴侣。 尽管他们的爱情在民国那个动荡的时代显得格外艰难,但他们的坚定和对彼此的理解,使得这段婚姻在风雨过后,依旧绽放光彩,成为了民国爱情故事中少有的幸福与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