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领克900发布会的现场,将重点放在了第三排上,看起来像是阐述第三排的乘坐感受已经

领克900发布会的现场,将重点放在了第三排上,看起来像是阐述第三排的乘坐感受已经做到了国内的第一梯队,甚至领先MPV。

事实上的问题是第三排非常难做好,对于SPA-Evo这样的平台就更是如此。虽然SPA开发之初有对轴距、车长做一定的冗余,但是基于燃油车的思路,新能源之后,对车头之后的部分重构,使得重量的增加远远超过当初的预计,加上为了放置电池而刻意拉长轴距,对本身就以前驱为主的SPA来说,是一种debuff。

这种负面加成不但会体现在二排上,而且会更加显著的体验在后轴上的第三排上。本身SPA-Evo就是基于SPA之后的魔改,架构的操控风格也是续着北欧风格来做,但如此之大的车身继续强化运动性已经变得不切实际,在运动的大基础上增加舒适性就成了领克900重点发力的部分。

如何让后轴有更好的表现,不知道底盘团队有没有更好的想法,吉利汽车的底盘团队总会让人捏一把汗。不管怎样,看起来会场上着重在强调第三排,应该是已经有针对这一点做特殊的优化。

期待实车的具体表现,以上就是理论分析过程中试图推导领克900动态表现的逻辑。

至于SPA-Evo后续有没有更好的产品。在我看来,本身就是拮据时期打造的平台,在当时也并未引起轰动,只是延续了安全性的布置,使得沃尔沃保住了最安全的汽车品牌的招牌。

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横置的双叉臂布置成了主流,SPA提供了现成的作业,形成了当下SPA横行的局面,依旧不能忽视该平台潜力开发已经差不多的事实。SPA-EVO是对SPA的一次超频,要怪就怪中国的新能源发展太快了。

说到此处便又期待领克900最好能超出我的预期。过去,Evo的几个架构对领克老粉是一种折磨,快速切到更适合新能源的SEA架构上,对从CMA时代过来的领克老粉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最后多少让人有些唏嘘的是,领克900发布会现场随处可见的「城市天际线」,包括安聪慧站在领克舞台的那一刻,都有点回到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