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4月29日讯(通讯员陈念全媒体记者周倜)“术后三年,孩子定期复查,目前,各项指标均显示恢复良好,颈部外观平整,甲状腺功能正常。但我们借此呼吁,家长一定要多留意孩子平日是否出现异常状况。”今天,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甲状腺、血管外科主任王永恒介绍了一起典型病例。
3年前,小谭才13岁,家人无意中发现他侧颈部出现一个质硬无痛的突出包块,抗炎治疗无果后,包块还逐步增大,于是赶紧前来就医,很快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或滤泡旁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王永恒介绍,而儿童甲状腺癌(年龄≤18岁)主要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癌占90%以上。
他告诉记者,儿童甲状腺癌在分子、病理和临床表现上都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在确诊时更容易出现晚期疾病,包括更多的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和多灶性疾病。
“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存在多灶性、侵袭性强等特点,极易向甲状腺包膜外侵犯,直接累及喉返神经、气管、血管及食管等。”王永恒介绍,淋巴结转移可达40%-80%,远处转移最常累及肺,其次是骨骼和脑。
“虽然存在肿瘤转移风险,但是经过规范化治疗后,分化型儿童甲状腺癌仍可能获得良好预后。”王永恒介绍,彼时,医护团队为其顺利施行双侧甲状腺全切+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的小谭接受了碘-131治疗,恢复良好,至今未出现复发迹象。
“我们再次提醒,甲状腺肿瘤生长缓慢,绝大多数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王永恒介绍,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无痛性颈部肿块,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并逐渐增大,质地硬,边界不清。
一般来说,肿块初期,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随着病情进展,后期大多无法移动。若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患者会出现声带麻痹症状。因此,当触诊发现质硬的甲状腺结节或肿大淋巴结,同时出现肿瘤压迫、侵袭等相关表现时,需高度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临床就诊患儿的病情大多是被他人发现的,因此,监护人及医生对儿童颈前随吞咽移动的无疼痛性肿块要尤为关注。”王永恒提醒,儿童颈部淋巴结肿大较为常见,需关注持续时间和位置。若肿块位于颈外侧中部、与感冒无关且4周未消,应须接受进一步的医学干预,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