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39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召开高级将领会议,宣布拟派一支军队到山东敌后打游击,

1939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召开高级将领会议,宣布拟派一支军队到山东敌后打游击,以牵制日军南侵,并征询各将领谁愿意去,现场一时沉默。于学忠慨然站起来说:“我是山东人,我去。” 1939年,冈村宁次指挥日伪军包围了于学忠部后,高喊出了活捉于学忠的口号,此时于学忠的右臂,右腿也被严重擦伤,谁料,他却紧紧攥着一粒金丸高喊道“若冲不出去,我就吞金殉国。” 他曾被吴佩孚称之为关云长,曾被张学良所器重,曾是东北军的核心人物。也是解放战争后,接到蒋介石让他去台湾的命令后坚定拒绝,留下来隐居于四川乡村之人。 1904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908年入通州速成随营学堂步兵科,又成功以一名成绩毕业,而后开始逐步在军中担任排长,连长,直到1917年,在吴佩孚的军中担任炮兵营长。后在1923年左右,履历战功的于学忠,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因赵荣华指挥不力,于学忠又被吴佩孚直接任命为第18混成旅旅长。 在18混成旅扩编后,他便担任师长。直到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于学忠便上开始担任长江上游副司令。 1926年冬天,正式担任联军第九军军长,在吴佩孚中,各部队战斗力参差不齐,而于学忠的第九军绝对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故而各方势力都想游说于学忠,想让其归顺,蒋介石还派使者携带着委任状去找于学忠,许之以高官厚禄,然而于学忠却撕毁委任状慷慨陈词道“我若做了背信弃义之人,有何颜面对天下?有何颜面存活世间?” 吴佩孚得知后,极为感动的说“于孝侯真乃吾之关云长也。” 但在北伐军的打击下,于学忠所部也已不服从他的命令,故而他便无奈之下返回了蓬莱,部下被冯玉祥受编,而于学忠则投靠了张作霖。 后来在1928年时,于学忠开始担任东北军第一军军长。在1931年时担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918事变爆发后,他也是积极主张抗日的一员。 1932年时,亦正式出任河北省主席。在1933年,因为热河失陷,彼时的张学良面临被全国民众口诛笔伐的境地,蒋介石逼他下野,于学忠考虑到曾与张学良之间的交情,便主动提出“是否要扣蒋说理”,即实行兵谏。 张学良思虑良久后还是婉拒了,引咎辞职,在临行前,除将东北军中的9万人交给万福麟等人外,其余的17万人都交给了于学忠。于学忠也自此正式成为东北军中真正的的核心人物。 1933年4月,于学忠任华北军第1军团总指挥兼陆军第51军军长。 在西安事变发生时,于学忠也是支持者,最后双十二事变发动,逼蒋抗日。事后,张学良要亲自送蒋介石回去,在临行前语重心长的叮嘱于学忠道“弟离陕之际,万一发生事故,切请听从虎臣、孝候指挥。” 就这样再次将军队交给了于学忠。 于学忠除了跟吴佩孚,张学良之间的交集外,更多的则是在抗日方面的战功,他是坚定的抗日派。 1938年1月,日寇以23万的兵力,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时,于学忠曾帅51军参与到战斗中,他负责阻击日军突破淮河防线,在交战中,于学忠以2.5万人死守,抵住了日寇4万人的进攻。此战过后,51军死伤7000人左右,但击毙敌人9000人之多,为接下来台儿庄会战的胜利,创造了良好前提。 在1939年,蒋介石要选派一支部队去山东敌后打游击时,于学忠又站了出来,出生于山东蓬莱县于家庄他便这样赶赴山东,担任鲁苏突击战区总司令率领着51军,57军同日军交战。 参考资料: 《中国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