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美航母又闹了一个“大笑话”! 据环球网报道,在红海跟胡塞武装较劲的节骨眼上,一架价值6000万美元的F/A-18E超级大黄蜂,被连人带牵引车直接甩进海里。 而“罪魁祸首”就是美“杜鲁门”航母。 美军声称事件还在调查中,甚至给出一个“演练时出了意外”的说法。 但是,按照美官员的爆料,事发时,胡塞导弹正高速来袭,美杜鲁门航母为躲避攻击,直接来了个180度的急转向,把当时正在被牵引车从机库拖到甲板的战机,甩到了海里。 最新的卫星照片也显示,当时美航母正在急速转弯机动,与护航驱逐舰擦身而过,情况十分紧急。 而且,同一时间,胡塞也公布战报称,发射了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了红海执行任务的“杜鲁门”航母。 至此,基本已经确定,美航母舰载机就是“被自家人甩下去的”。 这事儿说来讽刺,号称全球最强海军的美军,却被“拖鞋军”逼得手忙脚乱,连航母甲板作业安全规范都不要了,神操作是一个接一个。 按照海军条令,航母进行紧急规避时必须清空甲板,所有舰载机都得牢牢固定。可"杜鲁门"号偏要在导弹来袭时转移战机,结果酿成重大事故。
这下,美军可要心疼坏了。 毕竟,一架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成本可是6000万美元的,现在直接“打了水漂”,还外搭了一辆牵引车。 难怪美军的军费永远不够用! 现在回看美胡这场海上拉锯战,好像自打美军下场围剿胡塞武装,剧本就没按华盛顿的设想走。 原以为出动航母、伯克级驱逐舰这种豪华阵容,分分钟就能掐断胡塞对红海商船的袭扰。 结果几个月打下来,胡塞的反舰导弹越打越准,无人机越飞越远,最新战报显示他们的打击半径已经突破800公里。 其实这已是该航母四个月内第二次折损舰载机,"杜鲁门"号早就成了霉运代名词。 去年12月22日,刚起飞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就被自家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当靶子打了下来;今年2月又与商船上演"碰碰船"戏码;加上这次坠机事故,短短四个月就创下"三连摔"的尴尬纪录。 根本症结在于美军那套"航母无敌论"的霸权思维,在不对称战争面前彻底失灵了。 胡塞用的虽然是伊朗提供的"法塔赫-110"反舰导弹这类二手货,但配合民用级卫星导航和无人机侦察,愣是玩出了"弹道导弹打移动靶"的高端操作。 反观美军,号称拥有最先进的宙斯盾系统,却连甲板作业安全都保障不了。
这种对比暴露出美军的致命弱点:过度依赖技术优势,一旦遇到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系统脆弱性就暴露无遗。 就像这次事故,胡塞根本不需要真的命中航母,只要制造足够威胁迫使美军犯错,自然也能收获战果。 胡塞武装深谙"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精髓,用廉价的无人机和改装导弹,硬是把美军航母逼成惊弓之鸟。 这种"用小米换大炮"的消耗战,让美军陷入"拦截就是亏钱,不拦更亏"的两难境地。 更绝的是心理战效果——当胡塞的导弹逼得航母紧急规避时,全世界都看清了所谓"海上堡垒"的脆弱本质。 美军现在真正的困境在于战略上的进退维谷。 继续耗在红海吧,每天光防空导弹的开销就是天文数字,更别提舰载机坠毁这种难以承受的损失。 可要是认怂撤退,等于承认连地区武装都收拾不了,还怎么威慑中俄这样的对手? 这种纠结直接反映在战报上:美军宣称摧毁了胡塞大量雷达和导弹阵地,可对方袭击频率不降反升。 说到底,美国那套"炸服"逻辑在胡塞这里也根本行不通——胡塞的装备大多藏在山洞民居,指挥体系高度分散,空袭就像拳头打跳蚤,用处其实没有多大。 但是,这场闹剧背后的地缘政治信号更值得警惕。
当美军航母被胡塞逼得手忙脚乱时,全球都在重新评估美国军事霸权的成色。 想想看,对付没有海军、空军的胡塞尚且如此吃力,若在台海或其他地方与正规军对抗会是什么场面? 特别是中俄这样的对手,反舰弹道导弹、高超音速武器等王牌可比胡塞的改装货厉害十倍不止。 杜鲁门号甲板上的混乱,不过是美军全球部署体系崩裂的冰山一角。 美军用连续翻车事故宣告:航母霸权时代正在落幕。 当十万吨的美航母被几十万美元的导弹追得满海乱窜时,这个画面本身就胜过千言万语,属于美军"想打谁就打谁"的霸权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说难听点,美国想在全球当老大,但是实力渐渐不允许了,于是就屡屡翻车,丑态百出。 胡塞武装的导弹或许永远无法击沉美航母,但它们成功击穿了更重要的东西,那个关于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正如美退役海军上将的哀叹,"我们正在目睹军事史上最昂贵的失败,每天烧掉1亿美元却买不回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