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升级之际,巴铁紧急向中俄求援。中方明确表态,支持巴基斯坦反恐与主权诉求。深知不能得罪中国的普京,在印巴问题上很识时务。 克什米尔又成焦点,印巴两国之间的交火,让这片经饱受争议的地区重新陷入了动荡。印巴关系再次跌至谷底,印度更是使出了“断水”这一狠招,剑指巴基斯坦经济命脉。 印度这次出手,先是切断了对巴基斯坦的水源供应,紧接着又在克什米尔的杰赫勒姆河上游开启泄洪模式。此举直接导致下游巴基斯坦多地遭遇洪灾。 巴基斯坦对此愤怒不已,用“水系统恐怖主义”形容印度的行为,并指出这违反了《印度河水条约》。就在这个时候,中国与俄罗斯的角色变得至关重要。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明确表示,希望中国和俄罗斯,参与对克什米尔恐怖袭击事件的调查,以平衡当前对其不利的国际局势。显然,巴基斯坦亟需中俄的支持,希望通过中俄的国际影响力,来创建一个更加公正的解决方案。 然而,在印巴之间普京该如何抉择,成为了外界关注的重点。支持巴基斯坦可能会损害与印度的原油交易,而印度是俄罗斯能源的重要买家。然而,巴基斯坦一直是中国的“铁杆朋友”,普京也不能轻易得罪。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在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的通话交流里,王毅外长向巴铁,传递了坚定有力的“三重支持”立场。 他明确表示,中方全力支持巴方打击恐怖主义犯罪行径,支持巴方捍卫自身主权与安全利益,支持尽快启动公正透明的调查程序。 同时,王毅外长着重强调,冲突对抗绝非印巴两国之福,只会让局势恶化、民众受苦,中方殷切期盼双方保持战略克制,以理性务实态度推动事态早日平息。 看到中方已经表明态度,俄罗斯的反应不再是沉默,其副外长维尔什宁很快找到了中国,讨论联合反恐事宜。很快,中方回应迅速,派出外交部部长助理洪磊赴莫斯科进行会谈。 这场会面虽然没有拉夫罗夫亲自到场,却收效显著。中俄共同表达了加强反恐合作的意愿,明确表示不希望看到印巴全面开战。正是出于这种大国责任感,中俄将合作聚焦于维护地区稳定。 尽管有中俄的介入,印度总理莫迪似乎决心已定,对此次事件快速定性为“恐怖主义袭击”。不仅如此,印度政府甚至连同采取了一系列惩罚性措施,对巴基斯坦加以制裁。 从莫迪的反应可以看出,他未必真的在意调查的结果,对于他而言,关键是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来彻底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对于巴基斯坦提出的国际调查团的建议,印度自然不可能轻易同意,因为一旦真相不如所愿,被揭穿的是印度的阴谋,那么印度将颜面扫地。 不光印度不会答应,美国也极有可能从中横加阻挠、暗中使绊,成为横亘在印巴和平协商道路上,一块沉重的“绊脚石”。 特朗普已经公开表示,支持印度打击恐怖主义,这无疑是在给印方撑腰,帮助莫迪在其印太战略中,更加大胆地行事。在美国看来,通过这次事件加强美印关系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但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特朗普在力挺印度,但对于克什米尔问题,印度本身就不占理。这一议题即便在国际社会上,也不会有人完全偏向印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巴基斯坦邀请中国和俄罗斯加入调查,实际上是希望借重中俄的国际公信力,向全球展现印度的真实意图。中俄一旦发表权威性的调查结论,而印度仍执意行事,那么印度将在国际舞台上,处于极其被动的境地。 对于不断想在国际事务中,谋求更多利益的印度来说,如果继续蛮干无异于自损形象。尤其是在印巴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印度需要谨慎评估其冒险决策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要知道,在地缘政治的棋盘上,没有毫无代价的投入。莫迪和他的政府若能意识到这一点,或许能在日后创造一个更稳定的南亚地区局势。否则,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和平基础,其后果可能比预期更加严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