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加强权益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陕西法院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2020-2024)》和10件陕西法院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五年来,全省法院始终把“如我在诉”的理念贯穿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司法服务保障职能,共审理涉及拖欠工资、解除劳动合同、平等就业权等关乎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案件74996件,年均14999件。
优化审判流程,提升审判质效。利用“智慧法庭”赋能庭审质效,推行在线庭审和同步文字生成、电子送达,庭审流程“全面瘦身”,实现案件快审快结。对拖欠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工伤保险待遇等争议不大、诉请单一的简单案件,符合适用简易程序条件的,推行“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和裁判文书,有效提升办案效率。将司法审判的效率作为考量审判质效的重要指标,让当事人的权利尽早实现。
统一裁判规则,稳定劳动关系双方预期。省高院制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劳动争议案件办案手册(试行)》,下发各中、基层法院参照执行,统一认识和裁判规则。规范劳动争议案件的归口管理和审判,省高院和各中院建立发改提指案件定期通报制度,分析研判中、基层法院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程序规范等方面的不足,通过现场答疑的方式,为中、基层法官提供清晰的审判思路和裁判方法。充分利用人民法院案例库、法答网等在线资源,高度重视案例检索,实现类案同判,让智慧法院的司法效能进一步放大。
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维护劳动者胜诉权益。全省各中、基层法院积极开展涉劳动报酬、涉小标的案件执行专项行动,建立了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的“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真正让农民工告别忧“酬”烦“薪”。依托大数据,借助科技手段,让执行更加高效便捷。
多元合力解纷,构建综合治理大格局。持续推进“法院+工会+N”的多元诉调对接机制。大力推进劳动监察、仲裁、调解等管理服务功能同街道一级工会力量相结合,实现快速化解、高效便民、互联互通、共治共理的协作共赢效果。人民法院与人社部门定期会商研判劳动争议案件的新情况、新问题,相互通报劳动争议纠纷的风险点,统一裁审规则。积极发挥司法建议的作用,促进类发型纠纷源头化解。
打造专业化的审判团队,提升选育管用成效。组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提升劳动争议案件审判质效。如西安雁塔法院采取1+2+1+1(即1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1名工会诉中调解员+1名书记员)的模式,设立劳动争议速裁团队,做到“简案出效率,难案出精品”。
记者刘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