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陕西考古队挖掘古墓,当墓门被打开,众人大吃一惊,墓室狭小且没有棺椁和随葬品,两具尸骨并躺在床上,更让人不解的是,简陋的墓室却绘满了奢华壁画,如此鲜明的对比,让考古队百思不得其解。 那天考古队接到消息说有个老坟头塌了,大伙儿扛着家伙事儿就奔现场去了,要按老规矩,这种宋代古墓怎么也得有个棺材匣子,再不济也得有几件瓶瓶罐罐陪葬。 可当他们把墓门撬开,眼珠子差点掉地上,这哪像正经墓室啊? 墓室一共就比双人床大点有限,墙皮子刷得雪白,顶子上铺着整整齐齐的青砖片子。 可千万别小看这青砖,放在宋朝那可是稀罕物,跟现在盖别墅用金砖差不多。 但怪就怪在这儿,费劲巴拉用这么金贵材料,里头却连个正经棺材都没有,就一张石板床,上头并排躺着俩人,盖着被褥似的玩意儿,猛一看跟老两口午睡似的。 最瘆人的是那俩骷髅脑袋上的头发,棕红棕红的跟染过似的,细琢磨琢磨,宋朝哪有染头发的技术? 再者说那时候正经人家谁染红毛啊?考古队老张蹲在墓门口抽了半包烟,嘴里直念叨:"这怕不是挖着国际友人了?" 但最令人感到吃惊的还是墙上那些画,北墙上画着个山羊胡子老头,后头还又块太湖石,几只丹顶鹤围着他转悠,旁边几个小人在那捣鼓药材,还有个丫鬟端着药碗。 西墙上更热闹,耍杂技的翻跟头的,吹拉弹唱的乐队,画了整整十七个大活人,东墙整个就是佛堂景象,画着佛祖躺着闭眼的模样,周围十个徒弟哭丧着脸。 专家们把骨头架子抬回去一化验,没曾想骨头缝里竟结着白霜似的晶体,实验室老王推着眼镜说:"这八成是吃丹药吃出来的。" 要不说古人迷信呢,那些个长生不老药里头净是水银砒霜,吃多了可不就这模样?不过这也说不准,没准人家是治病吃多了药呢。 为了弄清楚墓主人的来历,考古队可没少费心思,骨头架子脸盘子比中原人立体,头发颜色也不对路。 意想不到的是,查来查去,敢情这两位是打西域过来的粟特人,粟特人在丝绸之路上跑买卖,好些个在长安城落了脚,估摸着这俩口子会看病,攒下钱按中原规矩下葬,可骨子里还是留着老家习俗。 但这墓修得也够厉害的,套路颇多,顶上那层青砖看着金贵,其实是个防盗的幌子,盗墓贼挖到青砖以为到底了,哪知道下头还有真章,不然此墓怎么能安安生生挺了千把年?要是平常土墓,早让人掏八百回了。 值得一提的是,墓里的门道可不止防盗这么简单,墙上那些画把墓主人生前日子都画全活了,又是看病抓药,又是请戏班子,末了还信佛求往生,活脱脱个外来户在宋朝混得风生水起的模样。 专家老李说得在理:"这就跟现在老外在咱这儿开诊所,挣了钱盖别墅一个道理。" 现如今这墓圈起来当重点保护了,里头每幅画、每块砖都成了宝贝疙瘩,研究宋朝人穿啥衣裳、信啥教派、咋跟外国人打交道,全指着这些材料。 信息来源:《丝路往事:汉代中国的第一次“中亚热”》——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