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0年,军统女特务冒死救下一名地下党,11年后,女特务被我党抓获,女特务提出

1940年,军统女特务冒死救下一名地下党,11年后,女特务被我党抓获,女特务提出:“找到当年的地下党替我证明”。 王化琴1914年出生在四川一个有钱人家。她爹是个大商人,跟军阀刘湘关系不一般,家里日子过得挺滋润。她从小脑子就灵光,16岁考上了四川大学,后来还跑去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学了一堆外语,日语、英语、法语、俄语,样样拿得出手。1937年,抗日战争打响,她没在国外待着享福,而是回了国,投身国民党军统局,当上了无线电翻译员,专门破译日本人的电报。 那时候,军统可是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地方。王化琴凭着自己的语言天赋,干得还挺出色。不过,她加入军统,不是啥值得吹捧的事儿。军统干的活儿不少是见不得光的,对付日本人的同时,也没少对付我党的地下工作者。她能进这个圈子,跟她家的背景和个人能力脱不了干系。 1940年春天,王化琴破译了一封日本电报,意外发现了一条军统的行动情报:地下党员康乃尔要在重庆曾家岩一家茶馆开会,军统已经派人准备抓他。康乃尔是啥人?他是王化琴小时候的朋友,两家关系好得跟亲戚似的。她心里清楚,康乃尔要是落进军统手里,十有八九没命了。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掂量。王化琴当时在军统办公室,周围全是眼线,想通风报信可没那么容易。她急中生智,咬破了舌头,血流了一嘴,装作突然犯了病。同事见她这样,赶紧把她送去医务室。她趁着这工夫,晃晃悠悠进了卫生间,锁上门,然后翻窗跑了出去。 街上人来人往,她低着头快步走,脑子里全是康乃尔的事儿。到了茶馆附近,她一眼就瞧见几个便衣特务在晃悠。她硬着头皮走进去,找到角落里的康乃尔,低声提醒他赶紧走。康乃尔反应快,从后门溜了。没过一会儿,特务冲进来,可惜已经晚了,人早跑没影了。 这事儿之后,军统内部起了疑心,觉得有人泄了密。王化琴被抓去审讯,鞭子抽得啪啪响,她咬牙死扛,说自己啥也不知道。军统没抓到真凭实据,只好放了她。她这次算是捡了条命回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王化琴也退出了军统。她没啥大野心,就想过点安稳日子。她跑到一个小地方当了老师,教书育人,日子过得低调得很。可惜,1951年,她的军统背景还是被翻了出来。那时候肃清反动势力,她这种履历的人自然跑不掉,被我党抓了起来。 审讯室里灯光昏暗,她坐在那儿,不慌不忙地说自己当年只是个翻译员,没干过啥伤天害理的事儿。说到1940年救康乃尔那段,她特意提了一嘴,希望调查员能找到康乃尔,问问当年的情况。她这话不是瞎说的,是真觉得自己救人这事儿能给自己洗掉点“罪名”。 调查员还真去了。康乃尔那时候还在,听说王化琴被抓,回忆起了当年茶馆那惊险的一幕。他说,要不是王化琴豁出去提醒他,他早没命了。调查员查了档案,又找了几个证人,确认王化琴说的不假。她在军统干过活儿,但没直接参与迫害我党人员,加上救人这事儿有功,最后被认定没啥大罪,放了出来。 放出来那天,康乃尔专门跑来看她。两人见面,感慨万千。康乃尔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谢她当年的救命之恩。王化琴没多说啥,之后就隐姓埋名,彻底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王化琴这事儿,得放到那个年代去看。1940年,国共合作抗战,但两边暗地里斗得厉害。军统是国民党手里的刀,专门对付共产党地下党,手段狠得很。王化琴在这种地方干活儿,本身就不是啥光彩的身份。她救康乃尔,不是因为她突然觉悟了要支持我党,而是因为康乃尔是她朋友,私人感情占了上风。 她后来的遭遇,也挺耐人寻味。军统背景让她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了重点审查对象,但救人这事儿又给她留了条活路。她被抓时提出让康乃尔证明,不是啥高明的策略,就是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结果证明,这一步还真走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