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原来美国才是那个难以放下姿态的一方!据法媒报道,尽管美国不断宣称与中国正在进行“

原来美国才是那个难以放下姿态的一方!据法媒报道,尽管美国不断宣称与中国正在进行“谈判”,但实际情况却是美国主动寻求与中国接触!5月1日,法新社消息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就美中贸易协议表态,称期望在未来某个时间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当前美国期望与中国接触,这一态势对中国而言,暂时也没有不利之处。

此次美国主动找上中国商谈贸易协议,虽表面称作“谈判”,实则是其自身已然急不可耐。特朗普政府一边释放“中美对话持续”的信号,一边单方面提出条件,这种自导自演的行径,说白了就是为了掩饰其主动求和的尴尬处境。

美国为何如此急切?看看其经济数据便可知晓。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直接萎缩0.3%,这是自202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股市状况更为糟糕,纳斯达克指数在4月3日暴跌5.97% ,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企业界也陷入焦虑,美国光伏巨头第一太阳能股价狂跌12%,并直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巨大的经济阻碍”。在这样的情形下,特朗普政府若再不与中国缓和关系,国内企业的不满与选民的怒火恐怕就要烧到白宫了。

更糟糕的是,美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渐沦为孤家寡人。原本企图拉拢盟友共同围堵中国,然而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均不配合。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确表示“不打算做出重大让步”,韩国也清楚表明“总统选举前不可能达成协议”。就连沙特、巴西等资源型国家,都纷纷前往北京参加中国发展论坛,显然是要与中国深化合作。特朗普“联俄反华”的策略未能成功,又试图胁迫盟友选边站队,最终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反观中国,手中握有诸多关键筹码。稀土管制就如同利刃,精准刺向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要害。美国70%的稀土依赖从中国进口,尤其是中重稀土,像镝、钇等关键材料,美国不仅缺乏相应资源,连加工技术都不具备,即便开采到矿石,也不得不求助于中国进行提纯。在半导体领域,中国同样取得突破,微导纳米的ALD和CVD设备已成功进入存储芯片先进生产线,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这些反制措施,让美国切实感受到了压力。

不过,中国也没有将话说绝。商务部早已表明态度,只要美国取消单边关税,中国愿意以平等姿态展开对话。这种“以压力促转变”的策略,既彰显了战略定力,又为谈判预留了空间。毕竟,如今的美国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经济衰退、盟友背离、国内舆论压力三重困境叠加,若继续僵持下去,即便特朗普想要硬撑,国内的选民和企业也不会答应。

这场博弈的核心,在于谁更能承受“痛苦”。美国经济衰退、股市震荡、国际孤立的困境是“明显的创伤”,而中国的反制举措则是“隐蔽的攻击” 。只要中国保持战略耐心,持续巩固在稀土、半导体等领域的优势,美国最终必将重返谈判桌。就如同当年日本无奈签署《广场协议》一样,美国感受到的“痛苦”越强烈,就越有可能做出务实的妥协。

说到底,美国此次主动寻求接触,并非出于善意,而是被现实逼迫得走投无路。中国需要做的,就是继续专注自身发展,凭借实力说话。等到美国真正认识到“脱钩断链”不可行之时,我们再与他们探讨公平合作,届时主动权自然就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