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 年,美国最小的死刑犯乔治,被执行电刑。他被人们捆绑起来,换上衣服,送上了电椅。由于他过于瘦小,连合适的遮脸头罩都找不到。此时,他害怕的哭泣着,显得十分无助可怜。 乔治·斯汀尼1929年出生在南卡罗来纳州阿尔科卢镇,一个靠木材厂支撑的小地方。那时候种族隔离很严重,镇子被铁路分成白人区和黑人区。乔治家住黑人区,一栋简陋的木屋,外面有鸡舍和菜园,生活挺苦但一家人感情好。他爸在锯木厂干活,每天回来一身木屑,他妈在家操持家务。家里还有弟弟妹妹,乔治排行老大,14岁时才5英尺1英寸,90磅,瘦得像根竹竿。 他上的是黑人学校,走好几英里路去上课。放学后帮家里干点活,喂鸡、看菜园,有时跟妹妹牵牛去放牧。1944年3月23日,一切都变了。那天他跟妹妹在外面放牛,两个白人女孩骑自行车过来,问哪有西番莲花。乔治说不知道,女孩就走了。谁也没想到,这几句话成了他噩梦的开始。 当天晚上,女孩没回家,镇上组织人去找,乔治和他爸也去了。他随口说了白天见过她们,结果这话被人记住了。第二天,女孩的尸体在水沟里被发现,头上有伤。警方没多想,直接盯上了乔治,就因为他提过那句话。他被抓进警局,没律师没家人陪着,硬审了一通。警察说乔治认罪了,但没留任何记录,也没人证明这话真假。 一个月后,审判开始了。整个过程就10分钟,陪审团全是白人男性,连辩护律师都没怎么说话。乔治被判死刑,家里人想帮忙都插不上手。1944年6月16日,他被带到哥伦比亚的监狱执行死刑。那天早上,他穿着松垮的囚服,手里抱着圣经,走进行刑室。电椅对他来说太大,狱警拿圣经垫在他屁股底下才勉强够到电极。皮带绑不住他瘦小的胳膊腿,调整了好几次才固定住。 行刑时有40多人看着,包括女孩的家人和记者。乔治吓得直哭,低声说没遗言。电流一通,他身子猛抖,头罩滑下来,露出一张满是泪水的脸。几分钟后,他死了,尸体被埋在没名字的墓地。家人怕坟被毁,连墓碑都没敢立。 乔治死后,家里人日子更不好过了。镇上的人敌视他们,他爸丢了工作,一家人收拾东西跑了,先去了派恩伍德,后来到萨姆特,有的还去了纽约。乔治的事就像个石头压在他们心上,谁也不敢多提。直到2004年,历史学家乔治·弗里尔森看到报道,开始查这个案子。他觉得不对劲,一个90磅的男孩怎么可能杀两个人还搬尸体?现场血迹也不多,可能是别的地方杀的。 弗里尔森的研究引起了律师的注意。2013年,律师代表乔治家人向法院申请重审。2014年1月,法官卡门·马伦开了两天听证会。乔治的妹妹艾米出庭,说案发时她一直跟哥哥在一起,女孩走后没回来过。她还说那天没白人来黑人区,记得很清楚。搜寻队的人也作证,水沟血迹少,不像杀人现场。专家还质疑,一个瘦弱男孩能不能干出这么暴力的活。 2014年12月,法官终于推翻了乔治的定罪。她说当年审判太草率,检察官光靠一句没记录的供词就定了罪,辩护律师也没尽力。70年后,乔治总算清白了,但家人心里还是痛。正义来得太晚,命都没了,还能咋样?这案子让人看清了那时候种族偏见多严重,司法漏洞多大。 乔治的故事不是个例。那年代,黑人在法庭上基本没啥公平可言。一个14岁孩子,就因为肤色和几句话,稀里糊涂丢了命。放到现在,这种事还可能发生吗?司法体系真变好了吗?他的遭遇提醒我们,公正不是喊口号,得真落实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