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表示,中美关税战极有可能成为“引爆”统一战争的引信!4月29日,德国媒体发表文章指出,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已然掺杂进孤立中国的地缘政治图谋,而台湾当局对华盛顿方面可谓是唯命是从,积极配合美方提出的无理要求。特别是赖清德上台后,对大陆展现出强硬且敌对的态度,全方位配合美国打压中国,这使得大陆内部关于武力统一的主张与呼声获得了更广泛的支持与正当性。
德国媒体这番言论,实则已将局势剖析得十分透彻:美国把对华贸易战当作围堵中国战略的一环,而台湾当局甘愿充当美方的“急先锋”,这场纷争绝非单纯的关税矛盾,更像是在一步步将局势推向危险的边缘。
简而言之,美国挑起关税战,其目的并非仅仅为了经济利益,而是将经济当作武器,妄图迫使中国屈服,想让中国在芯片、高科技领域以及国际规则体系等方面低头。而台湾当局,尤其是赖清德掌权后,更是不遗余力地配合,摆明了要与大陆对抗,仗着背后所谓的“靠山”,积极配合美方各种“去中国化”行径,完全沦为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棋子。
然而,中国岂是轻易能被吓倒的?要知道,中国采取的是“持久战”策略——并非不想行动,只是不急于仓促行事。为何不着急?因为一旦开启这场战争,面对的不仅是台军、美军,更要确保能够应对后续一系列挑战——制裁、经济脱钩、金融动荡,甚至是粮食和能源封锁等危机,这些都必须全盘考虑。
由此便能看出,过去一年里,大陆做得最多的就是积极备战、加强建设。
福建舰顺利下水,“东风”系列武器不断更新迭代,在东南亚、中亚、中东乃至非洲,四处推进合作、签署协议、锁定资源,就是为了避免在关键时刻受制于人。在国内,新能源产业、芯片研发、国产操作系统以及农业自给自足等领域也全面发力,正如有人所言,中国正在为可能发生的战争筑牢经济根基。
你搞经济脱钩,我就发展独立自主;你提高关税,我就强化内循环;你封锁芯片,我就自主研发光刻机……这场较量早已超越了普通贸易战的范畴,而是在为更大的可能性提前谋划布局。
再聚焦台海局势,如今的氛围确实愈发紧张。大陆以往强调“和平统一”,但如今越来越多人认为“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并非好战,而是现实所迫——赖清德“谋独”的意图昭然若揭,还故意制造事端、大量采购军火、抱紧美国大腿,这哪里是想缓和关系?
分明是蓄意制造“不得不摊牌”的局面。大陆自然清楚,一旦走到这一步,必须具备强大的实力:海军要能够实现封岛作战,火箭军要能精准摧毁关键枢纽,空军要掌控制空权,若美军胆敢介入,更要具备与之抗衡并取得胜利、顶住压力、持续作战的能力。
也正因如此,中国一直保持克制,并非畏惧,而是不愿让对手得逞。就像下棋,先与你周旋,等到你放松警惕,等到你的产业链出现断裂,等到你国内通胀失控、军费难以为继、盟友离心离德,再给予致命一击。这不是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打最有利、能否确保胜利、胜利后又能否稳固局面。
回过头来看这场关税战,它就如同导火索,一端系着经济,一端连着军事。倘若这根导火索越烧越短,一旦触及台海问题的“引线”,届时打与不打就不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一旦打赢,中国将迈向世界新高度;即便面临挑战,至少也能解决长期存在的模糊地带,不再受牵制。
说白了,中国并非渴望通过战争证明自己,而是要确保即便战争来临,也能从容应对、掌控全局。这便是“低调发展”背后真正的底气——不是不出手,而是等待最佳时机,待对手实力衰退,我正好锋芒正盛。
你认为未来局势会继续升级,还是有缓和的可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