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初,67岁的张大千在纽约举办画展,突然,现场有人挑战,说不信他还能画得动大尺寸的画。
张大千一听,一捋长髯,道:“那怎么着你才相信,画出来又怎么样?”来人不示弱,说愿出10万美金购买,条件是当众画。
当场张大千先生挥毫泼墨,顷刻间一副山水佳作就已跃然纸上,而适逢画展现场有录像设备,于是绘画的过程也被全程记录,这段录像后来成为研究张大千的珍贵资料之一。
张大千本名张正权,后名爰,祖籍广东。张本人则出生于四川内江,在家中排行第四,自小就喜欢绘画。
小时候张正权母亲靠给大户人家绣花描帐养活着一家老小,日子虽然过得清贫,却也井井有条。
张母本人也颇具绘画才能,在本地享有“张画花”的美名,张正权最早的绘画启蒙就是在张母的指导下完成的。
稍长大一些之后,张母把张正权送去学校读书,在一次从学校返家的途中不幸被土匪绑架,土匪头子见他岁数不大便起了怜悯之心,加之张能够断文识字,于是干脆把他留在了山中,做起了“墨笔师爷”。
但是张正权本人却不屑与土匪为伍,三个月后,张找机会逃了出来。
1917年,18岁的张正权跟随自己的二哥东渡日本求学,当时正值工业革命,染织技术非常吃香,留学日本期间张正权学的也是染织。
但他仍不忘对绘画的热爱,课余时间总是会下功夫钻研绘画技术,二哥见他对绘画如此痴迷,并且没有耽误学业,所以对他也非常支持。
两年之后,张正权学成回国,在上海找了份工作,一边上班仍一边还拜了著名书画家曾熙为师,开始系统地学习国画。期间,曾熙为张正权赐名爰。
不久后老家传来未婚妻谢舜华去世的消息,张一时难以接受爱人的离世,决定出家为僧,在这里他得到了“大千”的法号。
张大千的出家,遭到了家里人的强烈反对,仅三个月张大千就被迫还俗,家人为了彻底打消他出家的念头,命他与本乡女子曾庆蓉结婚,这是张大千一生四位妻子中的第一位。
与曾庆蓉婚后的四十三天,张大千遇到了小自己八岁的黄凝素,当年黄年仅十五岁,张大千迫不及待地娶黄为妻,并以黄为模特进行了一系列的仕女图创作。
婚后多年,两人也保持着亲密的夫妻关系,黄前后为张大千生了八位子女,就是他们感情最好的见证。
可惜后来在北京张大千遇到了杨婉君,据说张对杨也是一见钟情,两人结婚后张大千的仕女图主角自然也就从黄换成了杨。杨婉君也不是张大千最终的爱情归宿。
多年之后48岁的张大千又迎娶了自己女儿的同学,时年仅18岁的徐雯波,张大千更是以徐雯波为主题创作了著名的《至徐雯波七十自画像与黑虎》等一系列作品,比前面两位太太加起来都多。
张大千最早以绘画出名是在1925年,那年在上海他举办了人生第一次个人画展,最开始还心怀忐忑担心自己的作品不被认可。
没想到短短几天时间,参展作品竟被抢购一空,也是在这个时候,张大千意识到自己具备了做一名职业画家的能力,于是果断辞掉了染织工作。
1932年,张大千靠卖画攒了一些家资,在江苏买了房子。搬去苏州之后张大千更加专注于绘画研究。
虽曾短暂地在大学任教,但是不久即辞职了,按照张大千自己的说法,教学使他不能够全心创作。
1940年,张大千远赴敦煌,耗费近三年在时间在莫高窟对历代壁画进行了临摹学习。
之后,他出版了《大风堂临摹敦煌壁画》,在1944年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一时间名声大震。
也是从这之后,张大千开始受到国际关注,不久之后张大千便开启了自己环球画展之旅。
原本,张大千与敦煌壁画应属相互成就的关系,但是在临摹期间由于对壁画造成了巨大伤害,这件使得张大千在后来受到了持续的诟病。
除了绘画,张大千醉心于追求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他曾在巴西圣保楼修有一座占地150亩的中式庄园,并在那里住了17年。
后来,又在美国旧金山修建了环筚庵,在这里住了十年。晚年,张大千搬去了台北,在这里他修了做摩耶精舍,并最终在这里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84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