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某莹事件唯有真相才能定纷止争关于真相只想发出灵魂拷问:
1.关于公平:肖主任,您离开的40分钟里,可曾记得手术台上还有个麻醉的病人?或者说,在您眼中,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不如红颜一怒值得监测?
2.关于规则:协和的「4+4」试点班,试点的是医学教育,还是人情世故的速成通道?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背景,究竟如何跨过临床医学的顶级门槛?是医学奇迹,还是投胎艺术的巅峰呈现?
3.关于学术:30页的博士论文,够写清妇科影像与骨科院士的学术传承吗?又或者,论文参考文献中关于人工智能的资料,是为了向AI致敬?又或者是为某些不便具名的「贵人」准备的?
4.关于道德:肖医生,您否认出轨指控时的底气,是否源于这些年「医德」早已被重新定义?当头衔成为多点开花的通行证,你在深夜会为自己采花数量而骄傲吗,难道不应该是治愈的患者?
5.关于权力:骨科主任一通电话就能改写规培轨迹,这是医疗系统的「绿色通道」,还是学术城堡的吊桥效应?脊柱外科的愤怒,究竟是对规则的坚守,还是对分羹不均的抗议?
6.关于沉默:协和删帖的手速比回应舆情快三倍,这是危机公关,还是当代「掩耳盗铃」行为艺术?当公众开始检索「协和」二字时,贵院期待的究竟是真相,还是遗忘?
7.关于代价:让经济学者执柳叶刀,是医疗改革的创新,还是对十年寒窗者的羞辱?董小姐的「跨学科」人设,需要多少台失败手术才能证伪?
8.关于信任:当无影灯成为权色交易的聚光灯,患者该如何相信手术刀不会变成阶层的剔骨刀?或者说,普罗大众的病历本上,是否早被预装了「阶层分流系统」?
9.关于系统:从肖飞停职到董某莹隐身,这套「弃车保帅」的流程,是否经过《医疗机构应急预案》认证?又或者,贵院的「人才培养」,本就是场大型真人角色扮演游戏?
10.关于未来:当寒门学子发现,协和的录取通知书需要三代家世背书时,那么医学的未来,究竟该由基因彩票决定,还是靠真才实学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