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创业,原来可以这样搭出AI工作流!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个冲动:想一个人搞个副业、做个小产品、写点内容、变现点流量?
我最近看到一个模型,叫“The Solopreneur Stack”,真的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它把一个人创业,拆成了3个可落地的系统层级,再也不是闭门造车式的瞎忙,而是一步步往上搭,一边做产品,一边做增长。
我给大家拆解一下,适合:
• 想做副业的打工人
• 想辞职自由职业的开发者/设计师
• 想靠AI搞点事情的创业小白
01|Founder Layer:你,就是最重要的那一层
最顶层写的是“YOU”。看似废话,但其实点破了一个核心:不是堆工具,而是先定位自己。
• 你擅长内容还是产品?
• 你适合写作还是视频?
• 你是技术人,还是沟通型强?
想清楚这些,才能选对下面那几层的组合。
02|Content Layer:搞流量靠这一层
这层核心是打造影响力 + 引流工具:
• ChatGPT + Notion AI:写脚本、起标题、生成海报
• 自媒体平台:一个用于日更文案、一个搞专业背书、一个做视频种草
03|Product Layer:产品做得再小,也得成体系
我以前总觉得产品要大、要复杂。但这层提醒我:哪怕只是一个Notion模板、一个插件、一个付费播客,也可以是产品。
• 用Figma设计
• 用Bubble或Flutterflow做MVP
• 用Luma或Tally做报名和收款
做一个小而美的“数字资产”,不靠你出卖时间,也能持续带收入。
04|Operational Layer:一个人不代表事事都做
最底层,就是“运营+协作+自动化”:
• Make + Zapier:自动发帖、自动欢迎新用户
• Notion:当中控台
• Fiverr:把不擅长的事丢出去
总结一句话:
一个人,也能像一个公司那样运转。
只要你清楚自己的核心价值 + 用对工具 + 找到产品和内容的平衡点,这个“Solopreneur Stack”就能让你效率和收入一起飞升。
如果你也在搞副业,或者正在创业路上踩坑,欢迎来评论区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