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跳战术一般指二战时太平洋战争中的越岛战术,1943年,美国人麦克阿瑟指挥美澳联军沿新几内亚北岸北进,几步就跳到了新几内亚的最西端,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了新几内亚战役,麦克阿瑟因此名声大振,被誉为蛙跳战术之发明者和集大成者。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在麦克阿瑟实施蛙跳战术81年前,湘军就已经实施了该战术,提出者是曾国藩,实施者是曾国荃。 1862年5月6日,曾国藩对曾国荃从长江北岸斜渡至芜湖四华山的方案提出了否定的意见,其建议跳过此处和采石矶,直接从当涂上岸攻占金柱关。四华山即四褐山,是芜湖城区最高之山峰,曾国荃的方案是直插太平军芜湖守军的心脏,但是这个方案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与太平军芜湖守军重兵集团直接对抗,二是渡江部队将面临东岸山和芜湖太平军的夹攻,因此一旦实施该方案,一是抵达天京的时间变长,二是吉字营将遭受重大伤亡。 曾国藩的方案是跳过芜湖四华山和通常的渡江点采石矶,直接从上游当涂过江,出其不意攻占金柱关。金柱关位于当涂姑溪河入江处,既控长江又控内河水面,如此一来,芜湖与天京的联系直接被切断,芜湖太平军将成为失去补给和斗志的孤军。显然,曾国藩的战术就是蛙跳战术。 曾国荃作为优秀的将领立即领会了曾国藩的用意,其马上改变作战部署,直接出兵金柱关,5月19日,金柱关被吉字营攻克,5月20日,成为孤军的芜湖太平军无心抵抗,吉字营和湘恒营轻易占领芜湖,天京已经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