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没有手机的日子:那些被我们“浪费”掉的时光 说实话,现在一想到以前没手机的日子

没有手机的日子:那些被我们“浪费”掉的时光

说实话,现在一想到以前没手机的日子,我都会有点恍惚——那时候的人居然真的能活成“与世隔绝”的状态?

比如写信吧,明明现在发个消息几秒就能到,以前得等邮递员蹬着自行车挨家送。我爷爷总把收到的信藏在搪瓷缸底下,生怕被风吹跑了。有次我偷看表姐的情书,被她追着满院子跑,那场面比现在抢手机还激烈。

放学后的时光更“无聊”。我们蹲在巷口玩“抓子儿”,塑料子弹珠在地上弹出的弧线,能让我们笑上半小时。要是谁家买了新电视剧录像带,整条街的孩子都挤在一台14寸彩电前,看得连妈妈喊吃饭都听不见。现在想想,那画面大概像极了现在的直播间弹幕刷屏。

最神奇的是“等待”的艺术。等公交要提前半小时到站牌,看陌生人聊天气;等电影开场要买包瓜子,和陌生人分享座位;甚至等一个人,都能在路边聊上大半天,连路灯亮了都不舍得走。

现在手机在手,世界尽在指尖,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比如下雨天和陌生人共撑一把伞的尴尬,比如翻字典查生词时的专注,比如写错信时用修正液涂改成小猫脸的笨拙……这些“低效”的快乐,现在倒成了奢侈品。

不过吧,偶尔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和朋友坐在台阶上吹牛,突然会怀念那种——慢到能看清云朵形状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