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公元200年,孙策被刺死,妻子大乔要以死殉情,但被弟弟孙权拦下了,他说:“嫂子,

公元200年,孙策被刺死,妻子大乔要以死殉情,但被弟弟孙权拦下了,他说:“嫂子,大哥临死前让我照顾你,你还记得吗?”大乔擦干眼泪,转身回府了! 公元200年,孙策在江东的霸业如日中天,却在一次狩猎中遭遇刺杀。刺客是丹阳名士许贡的旧部,许贡因反对孙策被杀,他的追随者为报仇设下埋伏。孙策身中数刀,伤势严重,没几天就去世了,年仅25岁。他死得突然,留下的江东基业还没稳固,外有强敌,内有豪族矛盾,局势岌岌可危。孙策是孙坚的长子,从小跟着父亲打天下,接手后几年就平定江东六郡,威名远扬。可这种快刀斩乱麻的扩张也埋下隐患,得罪了不少人,刺杀就是报复的直接结果。 孙策临死前,把江东托付给了弟弟孙权。孙权当时才18岁,没什么经验,接手这么个烂摊子压力山大。孙策还特别交代妻子大乔,让她多照顾孙权。大乔是桥公的长女,跟孙策的婚姻既有感情,也有政治联姻的成分。孙策一死,大乔像是失去了所有依靠。她在灵前哭得死去活来,葬礼后几天,趁人不备跑到江边要投江。她走到水里,差点就没命了。孙权得到消息,赶紧追过去,把她从江里拉回来,说:“嫂子,大哥临死前让我照顾你,你还记得吗?”大乔听了这话,冷静下来,擦干眼泪跟他回了府里。 孙权拦下大乔,不只是救人命,也是救江东的局面。大乔要是死了,孙氏家族的声誉会受打击,内部人心可能更乱。孙权年轻,但脑子清楚。他靠着周瑜、张昭这些老臣,慢慢稳住江东。外敌还没打过来,内部的质疑声也不少,他得一步步证明自己。孙策死后,江东的经济和军事基础还在,孙权接手后没急着扩张,而是先把家底守好。后来他发展海上贸易,经济搞得不错,到229年在武昌称帝,正式建了东吴,把孙策的遗志延续下去。 大乔回府后,低调得很,几乎不怎么露面。她把心思都放在缅怀孙策上,偶尔帮孙权处理点家族的事。史书没多写她后来的日子,有人说她晚年信佛,过得平静。她在孙氏家族地位挺高,但孙权对孙策的后人态度有点冷淡。孙策的儿子孙绍被封了个吴侯,没啥实权,政治上基本被边缘化。这可能是权力交接的现实,孙权得确保自己的位置稳固,没法太照顾侄子。 孙策被刺和大乔差点殉情的事,表面看是个人悲剧,背后却是江东权力交接的关键。孙策死得太早,孙权接班太急,家族和政权都在风雨飘摇中。孙权拦下大乔,靠的是情理和责任感,也看出他早就有担当。这段历史接地气得很,像极了普通人面对突发变故时的挣扎和抉择。孙权后来能成一代霸主,这时候的历练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