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74年,21岁女知青,夜间独自去厕所,却神秘失踪。连队把整座山翻了个遍,却仍

1974年,21岁女知青,夜间独自去厕所,却神秘失踪。连队把整座山翻了个遍,却仍然找不到人。直到2009年,老知青们在聚会时,在沙发上抽烟的老知青突然问了一句:你们说,小朱有没有可能是自己走的? 朱梅华这事儿,搁在1974年那会儿,真是轰动一时。她1953年出生,上海人,家里条件不算差,爸在华生电扇厂干活,妈在国棉五厂上班。她从小学习好,邻居都夸她乖,梦想是考大学,报效国家。可惜赶上“上山下乡”,1970年她才17岁,就跟80多个上海同学被送到云南西双版纳建设兵团,种橡胶去了。那地方湿热得要命,住的是茅草屋,没电,晚上点煤油灯,厕所离宿舍100米,周围全是雨林,女知青晚上上个厕所都提心吊胆。 她人挺开朗,干活麻利,劳动累了还唱歌跳舞,大家都喜欢她。刚到那儿时,她跟上海知青祝为鸣处过对象,两人是在迎新会上认识的。可祝为鸣这人小心眼,见不得她跟其他男知青多聊几句,俩人吵着吵着就掰了。1974年她21岁,回家探过一次亲,跟妈说:“我不想回去了,万一死在那咋办?”她妈劝她为国家出力,她咬咬牙又回了西双版纳。谁想到,这竟是她最后一次回家。 失踪那天是1974年4月2日晚上,大雨哗哗地下,雷声轰轰。朱梅华肚子疼,要去厕所,宿舍的刘桂花和其他人睡得死沉,她就一个人去了。结果这一走,就再没回来。刘桂花半夜醒了,见她床空着,以为她在厕所躲雨,没多想。第二天早上雨停了,发现她还没回,鞋还在床边,感觉不对劲,赶紧叫人。连队组织上千人搜山,田地、河沟都翻遍了,连红堡水库都捞了,最后在厕所50米外找到她一只鞋,鞋头朝外,像跑出去留下的,可再没别的线索。这事儿太大了,直接报到国务院知青办公会,专案组立马下来查。 调查先盯上了祝为鸣。这家伙跟朱梅华分手后一直不痛快,有人说他失踪前在厕所附近转悠过,挺可疑。专案组把他抓了,审了好久,他死活不认,还绝食抗议。没证据,1975年放了人。他后来一直在找朱梅华,挺执着,可惜40岁得了胃癌死了。另一个嫌疑人是指导员蒋进衫,这人名声不好,有猥亵侄女的前科。他老婆说失踪那晚他带回一块手表,跟朱梅华那块瑞士表挺像。他先是承认杀了人,说埋在猪圈,可专案组挖了啥也没找到,他又改口,说是逼供才瞎说的。最后他就因猥亵罪判了刑,朱梅华的案子还是没结果。 这案子疑点太多。鞋子在50米外咋回事?是跑了还是被人拖走的?手表到底是不是她的?祝为鸣和蒋进衫到底有没有份儿?连队搜了那么多人,山都翻遍了,咋就找不到呢?西双版纳那地方,雨林密得很,大雨一冲,痕迹都没了,查起来真跟大海捞针似的。专案组折腾了几年,啥也没定下来,案子就这么悬着,成了知青圈子里的大谜团。 时间一晃几十年,到了2009年,上海的老知青聚会,大家喝着茶,抽着烟,聊当年的事。忽然一个老知青冒出一句:“你们说,小朱会不会是自己走的?”这话一出,气氛都变了。想想也怪,朱梅华回家探亲时就不想回去,生活那么苦,她会不会受够了,趁大雨跑了?西双版纳偏远,雨夜没痕迹,要真走了,隐姓埋名也不是不可能。可问题来了,她咋不跟家里联系呢?她爸妈到死都没消息,家里人多伤心啊。这想法有点道理,可又说不通,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没个结论。 2018年,朱梅华的家人和老知青给她立了个墓,每年去扫一扫,算是有个念想。可她的下落,还是没人知道。有人猜她遇害了,毕竟雨夜那么乱,周围又有可疑的人。有人觉得她自己走了,那年代很多人扛不住,想逃出去过新生活。可不管哪种说法,都没证据,全是猜。知青那会儿,年轻人被政策推着走,命运不由自己,朱梅华的事儿,就是个缩影。她到底是咋没的,怕是永远没答案了。 这案子搁到现在,还老有人提起。网上讨论的也不少,有人分析地形,说雨林里失踪太正常;有人说那年代治安差,遇害可能性大。可真相咋样,谁也说不准。朱梅华的故事听着让人唏嘘,那么年轻一姑娘,就这么没了影。那时候的人,生活多难啊,被时代裹着走,想喘口气都难。她的事儿,不光是个悬案,还让人琢磨,那样的日子,年轻人咋熬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