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2年,西南军区司令前往重庆北碚山视察,见到“山丘上盖起了1排小洋楼”。司令

1952年,西南军区司令前往重庆北碚山视察,见到“山丘上盖起了1排小洋楼”。司令问陪同干部:“是谁盖得这些洋楼?”陪同干部回答:“某某同志。”司令怒发冲冠,批评道:“让他们马上搬出来,不然军法从事。”

1952年,西南军区司令前往重庆北碚山视察,然而当他看到北碚山的那一排小洋楼时,大为愤怒,是谁给他们的胆子竟敢建立起小洋楼,并且小洋楼周边都是一片片的帐篷,当他询问起房子主人时,一旁的随从人员却不敢告知。

直到司令将他从头到脚训斥了一遍,这位随从人员才敢将小洋楼主人说出来,他没想到这个小洋楼主人竟然是曾经的部下,和他曾并肩作战过,“让他们立即搬出来,负责军法处置”,没有直接处罚这些同志,已经是他作出最仁厚的宽恕。

这位前往重庆北碚山视察的西南军区司令就是贺龙,1952年秋,贺龙正在办公室里整理资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处理,“砰砰砰”,办公室的门被敲响,“请进”,贺龙埋头继续整理资料,这时贺龙的警卫员拿着一份资料走了进来。

“报告司令员刚刚有人拿来了这个,您先看看吧”,警卫员毕恭毕敬地将纸放在桌子上,随后往后退了一步,贺龙拍了拍肩膀上的灰尘,拿着资料看了起来,当贺龙看完其中的内容时,脸色突然变得阴沉。

这份资料写着重庆北碚山某部的政委以及部长私自为自己建造了超级豪华的小洋楼,其奢侈程度毫不亚于美国的楼房,“哼”,贺龙生气地将资料拍在桌子上,警卫员看着怒火冲天的司令员吓得赶紧屏住呼吸。

随即,贺龙让警卫员将李达以及王新亭喊来,过了一会儿,李达和王新亭来到了办公室,“司令员”,贺龙将这份资料放在二人面前,“你们看看吧”,贺龙靠在沙发上,沉重地叹了一口气,李达疑惑地拿起资料与王新亭读了起来。

当资料被读完的那刻,李达与王新亭觉得无法置信,新中国刚刚成立没多久部队里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和我一起去重庆北碚山看一看吧”,当天下午几人一同前往重庆北碚山,证实资料的准确性。

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通知重庆北碚山的任何一位同志,几人都是悄悄来到北碚山的,经过几个小时的赶路,贺龙等人终于来到了北碚山。

为了了解到北碚山的真实情况,贺龙在北碚山特意找到了一名当地的干部带他们了解情况。

这名干部带着贺龙等人来到了山丘上,就一眼,贺龙就看到了那一排显眼的小洋楼,“那是谁的”,贺龙指着那一排的小洋楼问干部,干部支支吾吾表示自己不知道,贺龙看着干部这样子就明白很显然人家不愿意将小洋楼主人告诉给他。

“什么叫不知道,你是这里的干部,你应当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还是说你在包庇这里的人”。

贺龙将这位干部从头到尾批评了一遍,干部看着火冒三丈的贺龙,双腿不自觉地打颤,“是政委和副部长两人的”,得知小洋楼的主人后期,贺龙怒气冲冲地走下山直奔小洋楼。

贺龙与李达来到小洋楼,眼气的景象让贺龙大为吃惊,其前院栽满了名贵的花,来到小洋楼里面,昂贵的沙发,精致的雕塑还安装有电话,电灯泡,贺龙推开厕所,这马桶竟然是从法国进口而来的抽水马桶。

贺龙看到这个场面被气的不轻,贺龙站在客厅打量着周围的物品,他发现就连茶杯都是不菲的价格,这小洋楼的主人是他曾经的部下,两人都为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都做出过不朽的贡献。

“让他们立即搬出来,让他们写检讨”,贺龙离开时撂下了这句话,贺龙走后干部立即传达了贺龙的话。

然而那两人仗着贺龙是自己的首长就想着写份检讨就够了,搬出去那还不至于,但他们没想到这个消息立即传到了贺龙的耳边。

贺龙再次下达命令,若再不搬出去就按照军法处置,政委以及副部长一听到贺龙要处罚两人,吓得连忙整理好衣物灰溜溜地搬出小洋楼。

二人搬出后,贺龙让驻扎在其周围的士兵住进小洋楼,在他看来,战士非常辛苦,值得住进那样豪华的地方享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