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深夜,朱德正准备休息,突然一个电话打来,让他彻底慌了神。
几分钟后,他立刻转身到书房,提起笔,埋头写下一封请罪书。这个电话是山西武乡山那边来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让朱德乱了分寸呢?
朱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缔造者之一。在历次革命战争中,朱德作为革命军队的统帅,率领人民军队打了一个又一个大胜仗,赶走了侵略者。
朱德经常被称为“朱老总”,他一贯地以身作则,以革命事业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胸怀宽广,心系人民,艰苦奋斗,不搞特殊化。早在红军时期,他就与普通士兵一样,在广大官兵中,他就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新中国成立后,朱老总更是保持了战争年代的精神。但有一件事,却让朱老总充满了自责,曾主动做了检讨。
这件事情的发生要从朱德的女儿朱敏说起。
朱德在早期曾为寻找革命真理而到德国,与周恩来会面,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德国开展勤工俭学,后来到苏联。
在苏联,朱德的女儿降生了,不久,朱德接到国内党组织的安排回国,他把妻子贺治华和女儿安顿好后,就只身回国参加国内的革命运动,当时的设想是等到国内情况好转,就接她们回国。
朱德回国后,贺治华与一位中国留学生相爱结婚,她把朱敏托付给了妹妹,让妹妹把朱敏带回国内。
回国后的朱敏一直住在外婆家,这是一段温馨的日子,只是因为父母都不在身边,总觉得缺少了父爱和母爱。
其实,朱德也一直牵挂着那母女俩,他曾想写信,但担心会因此暴露党组织,给党造成危险,所以就一直没能动笔。因此,他也不知道母女俩的情况,更不知道朱敏已经回国多年。
这时,寻找朱敏的不仅有朱德,就连国民党当局也在搜查。当时,国民党到处张贴对共产党人的通缉令,而对朱德的悬赏居然达到了十万大洋。但国民党一直也找不到朱德的踪影,狠毒的敌人就决定搜捕朱德的家人进行报复。
特务们已经打听到朱德有个女儿,但孩子现在哪里,他们也不知道,但他们知道贺治华的娘家在成都,于是就派特务去贺家搜查。朱敏在外婆一家的掩护下,终于躲过一劫。
国共合作时期,朱德终于可以打听寻找女儿的下落了,这件事他委托给了周恩来。周恩来立刻派人到处查询。经过秘密打听,得到消息,朱敏早就回国,现在已经14岁,与外婆一家生活在一起。
朱德终于迎来了和女儿相见的日子。在延安,他们父女终于见面了,但很快,组织上就做出决定,把朱敏等这些革命的后代送往苏联学习。朱德也期待着女儿学成回国后,为将来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朱敏到苏联后,因为环境的改变,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以至于患上了哮喘病。苏联方面把她送到少先队夏令营养病。
但很快,苏德战争爆发了,朱敏和其他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们都被德军囚禁了起来,后来又被送到德国东普鲁士纳粹集中营。经过一路苦难的历程,他们终于到了集中营。
在这里要严格检查随身物品,朱敏有一只刻有“朱德”二字的钢笔,那是父亲送给她的,但是没有藏住,但还有一个国际儿童学院的同学送给她的列宁纪念章,她机智地将它含在舌头下,躲过了检查。
苦难的岁月开始了,集中营的生活是悲惨的,人们就像待宰的羔羊,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朱敏就装起了哑巴,这虽然给了她很大的掩护,但也造成她语言功能的退化。
在这里,朱敏要做苦力,看守动辄就会鞭打。一天劳动非常辛苦,但吃的却是发霉发黑的面包,长此以往,朱敏因为营养不良造成身体的衰弱,即使身患颈部淋巴结核病,也得不到治疗。
朱敏等不愿忍受纳粹的虐待,她们也想办法暗中进行抵抗,特别是当战争形势出现好转,德军趋于溃败时,德军为了加强军工生产,也把集中营当成了兵工厂,朱敏等每天都要参加弹药的组装。当她听说弹药遇水会失效时,就想办法进行破坏。
后来,集中营解放了,朱敏也获得了新生,但她还没有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
毛岸英回国后,提供了一个线索,朱德得知后立刻给女儿写了信。斯大林得知此事后,立即下令护送朱敏到莫斯科。
此后,朱敏继续的苏联学习,后来回国任教。
1965年,学校组织教师到山西武乡县工作,朱敏知道那里是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就积极报名参加。但那里山高路险,一次走夜路,朱敏因为视力不好,失足掉下悬崖。
因为这里交通不便,距离医院又远,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恐怕有生命危险。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们给总司令打电话,说明了情况,希望总司令派一架直升机来救援。
朱德犹豫再三,想到女儿在纳粹集中营所遭受的苦难,朱德觉得自己对女儿亏欠太多,于是,在身边工作人员的再三催促下,他破例给空军打电话,派一架直升机去救援,接着就写了一封请罪书,认真深刻地检讨了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