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让美陷分裂!孙玉良:离开马斯克,特朗普怎体面收场?】
中美关税战引发美国政坛激烈动荡,反对特朗普的人越来越多。最著名的三个人物,是以前大力支持他的世界首富马斯克辞职了,这等于卸去了特朗普的一条臂膀;还有就是著名资本家巴菲特,也站到了特朗普对面,认为美国不应把贸易当作武器;反应最激烈的是加州州长加文·纽森,他说“我完全不同意零和博弈的观点,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观点”,纽森称“中国越成功,世界就越成功”,他在5月2号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他代表的是全美最不认同特朗普的一个州,声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的背景下,加州将保持对华贸易开放,纽森强调:加州不是美利坚合众国,加州仍向中国和其他贸易伙伴伸出开放之手。
据我观察,中美关税战已经引爆了美国三重危机:经济衰退、社会撕裂与国际孤立。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1月重启对华全面关税战以来,美国正经历自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后最严重的系统性危机。离开了中国,美国的日子过不下去,关税战是一把双刃剑,杀敌八百自损一千,这是明眼人都看出来的事。目前美国经济已陷入“关税陷阱”,跳进去也很难跳出来,在美国民众反对他的政策示威游行风起云涌的情况下,特朗普一直想找一个台阶下,结束这场关税战,但这个台阶并不好找。更严峻的是,这场由特朗普发动的经济大战,正演变为撕裂美国社会的政治风暴,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分歧,以及各州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歧越来越大,让美国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在国际层面,美国的“关税大棒”遭遇全球反击。中国拒绝与美国进行不平等谈判,“不跪、不退”的声音响彻云宵;加拿大总理卡尼比前总理特鲁多还强硬,直接宣告美国霸权主义的死亡。对于5月6日即将与特朗普的谈判,卡尼称“不要期待与特朗普的会晤会有何结果”,他预期将与特朗普进行艰难但有建设性的讨论;墨西哥则启动“电税”威胁切断对美供电;欧盟祭出《反胁迫工具法案》,剑指硅谷科技巨头的核心利益。原本被视为“后花园”的拉美国家,巴西总统卢拉直言“将对等反击”,日本、韩国等传统盟友亦在谈判中寸步不让。特朗普面向全世界打关税战,直接把美国打成了“孤家寡人”。
现在的特朗普政策团队也有点懵逼,在“强硬施压”与“务实调整”间反复横跳,这种混乱源于三重结构性矛盾,其一,37万亿美元的债务危机倒逼“财政焦虑”,联邦债务与GDP比率突破160%,每年1.3万亿美元利息支出迫使白宫将关税视为“经济租金提取器”,但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其二,科技霸权失守的恐慌。中国在AI、量子计算、航空航天、六代机等领域的突破,让美国感到“世界第二”急追美国带来的危险。特朗普打算通过关税战争让中国停下发展的脚步,为美国换来5至8年“技术代差窗口期”,但中国发展的势头停不下了,势不可挡的节奏;其三,政治承诺的选举绑架。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时夸下了海口,为兑现“铁锈带”工人回流承诺,特朗普不惜以关税重构产业链,但美国汽车制造业因钢铝成本激增陷入停产危机,直接冲击关键摇摆州选情,这使特朗普陷入尴尬处境。
特朗普如何体面收场?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特朗普政府若想避免“贸易自杀”,必须认清现实,战略性承认多极格局,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改变单边主义唯我独尊的态度,接受中国“取消所有单边关税”的前提条件,回归WTO争端解决机制,默许金砖国家推进本币结算体系,避免美元霸权彻底崩盘。在数字关税、气候技术等领域,美国须与中国建立“竞合”框架,将“关税战”转化为“技术标准谈判”,这样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国参与下,重塑全球贸易规则话语权,这样美国还可以是列强之一,不至于像一座二百多年的腐朽大厦轰然倒塌。
当前美国正站在“新镀金时代”与“大萧条前夜”的岔路口,历史的镜鉴清晰可循:1930年关税战催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而今天的选择或将决定“数字货币联盟”与“区域供应链共同体”谁主沉浮。对于特朗普而言,体面的退场不在于税率数字的修饰,而在于能否在帝国黄昏中,为美国找到参与新文明周期的谦卑姿态。中国讲“大丈夫能屈能伸”,面对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老爷爷”低头不算什么,中美携手并进重构世界经济秩序,对中美两个国家的发展都有好处,对维护世界和平也有大大的好处,而斗个你死我活只能两败俱伤,这个道理特朗普总统这个“懂王”应该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