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顾祝同刚坐上飞机,赵龙文手拿文件大声喊道:“不能起飞,不能起飞”,顾祝同接过电报一看,脸色顿时变得煞白,胡宗南一看电报:“蒙自机场官兵哗变”,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
顾祝同作为蒋介石亲信,刚跟着老蒋逃到台湾没几天,就被派回大陆执行危险任务。
而这背后少不了陈诚在暗地里使绊子,把他往火坑里推,要不是顾祝同老婆连夜找宋美龄求情,老蒋差点就让他长期留在大陆当光杆司令了。
当时胡宗南带着残兵败将缩在西昌山区,整天盘算着怎么反攻。
顾祝同这趟回来,名义上是来慰问部队,实际上俩人关起门来密谋了三天三夜,他们异想天开要打通云贵通道,搞什么"滇西反攻计划",还特地挑了汤尧当总指挥。
说起来汤尧来头可不小,当年在黄埔军校当过陈赓的教官,顾祝同盘算着老师总该比学生强,哪知道这步棋走得大错特错。
老蒋也是糊涂,接到顾祝同的电报就乐得找不着北,直接把四川的几个残兵师拼凑成二十六军,全塞给汤尧指挥。
胡宗南听说这事儿急得直跺脚,他带兵打仗这么多年,最清楚临时拼凑的部队根本没法用。
可顾祝同一个外行,还沉浸在用老师打败学生的美梦里,压根没把胡宗南的警告当回事。
汤尧带着这支东拼西凑的队伍往云南开拔,路上就不断有士兵开小差,他们之所以这样就是心里十分清楚,共产党眼看就要解放全中国,谁还愿意去送死?
不过,汤尧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硬着头皮往昆明方向推进,结果刚走到半道,就撞上了陈赓的部队。
陈赓不愧是"黄埔三杰",上来就把国民党军切成了豆腐块,包饺子的速度比下锅煮还快,汤尧的部队没撑过三天就全垮了,连他本人都被活捉,后来直接送进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最悬的是顾祝同这边,他本来打算坐飞机去蒙自机场给残兵败将打气,行李都装上飞机了。
而赵龙文拿着刚收到的电报一路狂奔过来,硬是把已经发动引擎的飞机拦了下来。
电报上写着蒙自机场守军造反,把跑道都给占了,顾祝同捏着电报纸直打哆嗦,胡宗南凑过来一看也惊出一身冷汗,这要是真飞过去,不是被起义士兵活捉,就是得迫降在荒郊野外。
奈何意外一个接一个,没过两天更坏的消息传来,汤尧全军覆没的详细战报送到了台北。
蒋介石气得把办公室里的青花瓷瓶摔得粉碎,陈诚躲在门后偷着乐,宋美龄忙着安抚老蒋,顾祝同倒是捡回条命,躲在自家别墅里半个月没敢出门。
胡宗南后来跟部下喝酒时说漏嘴,说顾墨三这回算是祖坟冒青烟,差那么一丁点就要去功德林和汤尧作伴了。
但最为讽刺的,还是汤尧这个当老师的栽在学生手里,陈赓后来在回忆录里写过,当年上战术课的时候,汤教官最爱讲"以正合以奇胜",结果真打起仗来,连最基本的排兵布阵都搞不明白。
那些临时凑数的国民党兵,有的连枪栓都拉不开,见到解放军冲过来撒腿就跑。
汤尧被俘时还穿着崭新的呢子军装,胸前挂的勋章叮当作响,可这身行头在战俘营里反倒成了笑柄。
蒙自机场那场哗变后来查清楚了,是地下党早就渗透进去的士兵带头起义,他们听说汤尧吃了败仗,立马把机场控制起来,就等着抓条大鱼。
倘若当时顾祝同要是真去了,估计刚下飞机就得被五花大绑,这事传开后,国民党内部人心惶惶,好多军官偷偷把家眷往香港送,连蒋介石的侍卫长都私下换了便装,随时准备开溜。
不过,胡宗南在西昌也没撑多久,第二年春天就被解放军包了饺子,倒是顾祝同因祸得福,虽然被老蒋骂得狗血淋头,好歹保住了性命,后来在台湾混了个闲职,整天喝茶看报,再也没碰过军队的事。
听说他晚年信了基督教,每次做礼拜都要为当年的糊涂决定忏悔,也不知道是不是怕汤尧的冤魂来找他算账。
信息来源:滇南战役中,解放军“神速”夺机场——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