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秦城监狱里面的生活是咋样的呢?早上七点,北京的天刚放亮的时候,在走廊上就会响起餐车的轱辘声,这是到了每天固定吃早餐的时候了。在每间牢门的下方,距离地面一寸左右有一个方形的小窗口,管理员把食物从这个窗口递进牢房。 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每天的早餐都很简单,两个窝窝头,一碗稀粥,有时候还会给一小碟萝卜干咸菜。除了周天和节假日,每天都是一日三餐,至于正餐吃什么呢?固定搭配是一个菜一个汤,主食主要是米、面,或者是搭配着杂粮。 吃的蔬菜是监狱后面的农场提供的,那个农场种植的蔬菜,只提供给监狱。因此,犯人们经常吃的都是当季的蔬菜,比如说,当菠菜成熟的时候,犯人们会连着吃上一个月的菠菜。每天的用餐标准还有伙食费,都是国家支付的。不过,也有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比如犯人如果对衣服或者是需要一些个人的生活用品,可以向管理员打报告,获得批准后,由家属提供进来。 到了晚上九点,当就寝哨吹响之后,就得睡觉了。 牢房里面,天花板上的那盏灯也依旧是亮着的,24小时不会熄灭。只是睡觉的时候,会把灯光的亮度调暗一些,灯的开关在牢房外面,由管理员或者是门外的哨兵调节亮度。 这就是在秦城的伙食待遇,还有一天的作息安排,除此之外,在秦城还有放风的待遇。只不过在六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取消了放风制度,到七十年代初的时候才恢复。放风的时间从20分钟到1小时不等,场地就在每栋监楼前面的那个扇形小院子里。 这个扇形的小院子面积不大,隔成了十多个面积不等的小隔间,犯人们就在每个格子间里面放风。 在上面有一个走廊,通常是一个哨兵在走廊上来回走动巡视。居高临下,一眼就能看到每个格子间里面的情况。 如今,秦城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这监狱在老百姓的心中,依旧蒙着一层颇为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