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杭州,女子戴着金手镯做磁共振,问医生要不要摘下来!医生对她说:“如果你的是纯金的,那就不用摘!”于是女子就没摘,结果在机器里面不到10分钟,女子的手都被震麻了!女子心里一疙瘩:难道我买的手镯是假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也是给小编最大的支持,感谢! 2023年,杭州市民李女士因颈椎不适前往医院就医,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前,她特意询问医生是否需要摘下金手镯和耳环,医生解释说纯金首饰不受磁场影响可以保留,然而检查刚开始意外就发生了。 "我的手突然被吸在了机器上,整个手臂都在剧烈震动,感觉特别可怕,"李女士回忆道,更让她困惑的是,同样是在老凤祥购买的金耳环却毫无异常,检查被紧急叫停后,主治医师立即检查了设备,确认机器运转正常。 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专业人士的关注,核磁共振专家王教授解释:"核磁共振采用的是超导磁体产生的强磁场,磁场强度通常在1.5-3特斯拉之间,纯金属黄金属于抗磁性材料,在磁场中不会产生吸引或排斥作用,如果首饰出现强烈的磁性反应,说明材料中可能含有其他金属成分。" 带着疑问,李女士来到当初购买手镯的老凤祥门店询问情况,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店方以手镯重量从原来的28.67克减少到28.34克为由,拒绝承认这是他们的产品。 对此中国黄金首饰鉴定中心专家张工表示:"根据研究数据,黄金首饰在正常佩戴情况下,三年的自然磨损量在0.2-0.5克之间,李女士手镯的磨损量0.33克属于正常范围。" 国家标准GB/T 11887明确规定,足金首饰的含金量应不低于99.9%。为确保产品质量,老凤祥等大型品牌都建立了严格的防伪体系,每件产品都有独特的编码和防伪特征。 在协商无果后,李女士只能通过消协介入处理此事,专业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这个手镯确实存在问题,其中含有铜、锌等其他金属成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最终证实手镯成色不足,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按照"退一赔三"进行赔偿。 这起事件给消费者和行业都带来了警示,消费者在购买贵金属首饰时需要提高警惕留存证据,也暴露出黄金首饰行业在品质管控方面存在的漏洞,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一位业内专家曾说:"黄金首饰不仅是一种饰品,更是消费者的信任载体,只有让每一件产品都经得起检验,才能真正树立品牌公信力,维护行业健康发展。" 信源:中华新闻网(做核磁共振发现金手镯磨损 含金量达99.9%成了笑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