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出全身力气,但还是“颗粒无收”,大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得便秘的痛苦。
60岁的王先生受便秘困扰已有十几年了,起初还能靠食疗、药物缓解一下,但随着时间进展,他的症状越来越严重,经常三四天才排便,而且大便干硬,每次都拉得满头大汗。
肚子胀得仿佛“快要裂开”
他从药箱里找出一个工具
前段时间,王先生又连续四天没有排便,他一早起来就吃香蕉、喝了一大罐蜂蜜水,可依然毫无便意。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感觉肚子越来越难受,胀得仿佛“快要裂开”,面对一桌美食毫无胃口,只想着赶紧把便秘的问题解决。
家里通便的药物倒也有,但王先生担心药物有副作用,而且吃多了会有耐药性,便想着找个更加“安全可靠”的法子。在药箱里翻找的时候,他忽然发现了自己曾在网上购买的医用灌肠器。
这个医用灌肠器是球式的,由一个弹力球囊和一根7厘米长的塑料冲洗头组成,使用起来比较简便,只需要在球囊里加入开塞露或是水,就可以进行清洗了。
王先生此前使用过一两次,觉得这个冲洗头长,比开塞露的效果更好。
他当即拿着灌肠器进了洗手间,可能是由于大便干结,使用的时候王先生觉得有点费劲,手上的力道也不知不觉在加大。
一顿操作过后,他忽然感觉一阵疼痛,伴随着大便出来的还有大量鲜红色血液。
王先生惊慌失措,慌忙拿纸巾止血,可怎么都止不住,他开始脸色发白、全身冒冷汗,出现了失血性休克症状。
好在家人听到他的惊呼声,及时拨打了120,紧急将他送到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抢救室。
血红蛋白从134g/L降到了93g/L
差点危及生命
肛肠科副主任中医师郑易迅速为王先生进行补液止血等支持治疗,考虑为外伤性直肠黏膜损伤。
“我以前也在家试过,这次怎么会这么严重啊?”王先生躺在病床上,脸色白得跟纸一样。短短半个小时,他的血红蛋白值快速下降,从134g/L降到了93g/L,已经属于轻度贫血状态。如果血一直止不住,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郑易立即通知内镜室开展肠镜下止血治疗。术中,肛肠科副主任医师饶春晖、主治医师董殿超及内镜中心护理团队为王先生清洗了残留的粪便残渣,接着用止血夹处理伤口。经过长达1个小时的肠镜下止血抢救,终于成功控制住出血,将王先生从危险边缘拉了回来。
郑易医生说,从创口情况来看,王先生应该是用力过猛,加上使用时方向没有控制好,导致塑料冲洗头划伤了直肠黏膜。
术后,王先生在病房住了4天,医生给他开了软化大便的药物,缓解排便时的痛苦。
目前,王先生恢复良好,已经顺利出院。医生叮嘱他,以后尽量不要自己在家用工具“通便”,如果实在难受可以来医院肛肠科就诊。
一般来说,对于急性便秘的患者,医生都会通过肛门指检判断便秘情况。如果粪便干结成块形成嵌顿确实难以排出的,医生会用手帮助掏出;如果粪便性状较软,患者肛门功能也正常的,医生会通过药物方式促排便,杭州市中医院在口服和灌肠方面均有特色中药,很多患者使用后均反馈效果不错。
用手指、用筷子、做水疗……
自行灌肠一定要先学习正确方式
市中医院肛肠科何瑾主治医师说,像王先生这样饱受便秘困扰的患者不少,而且年轻患者有增多的趋势。
便秘简单来说,就是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困难。很多人觉得便秘不过是偶尔的肠道“小脾气”,忍忍就过去了,其实不然。
一方面,干结的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会导致肠道对毒素的吸收增加,影响身体健康,可能出现皮肤暗沉、口臭等问题;另一方面,用力排便时血压会瞬间升高,对于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定时炸弹”,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而且,便秘的成因复杂,类型也不同,如果没有找到病因,很多时候可能是“治标不治本”。
何瑾接诊过一些和王先生一样因为“不科学”的通便方式引发损伤进医院的患者——
一位年轻女子,因为经常性便秘,定期到美容院做“肛门水疗”,一次操作中没有把握好水流速度,导致直肠黏膜损伤出血,这才来医院治疗。
还有一位40多岁的男子,便秘一周,自己在家用筷子捅戳肛门通便,不慎划伤了直肠黏膜,导致细菌感染、脓肿,不得不来医院做了手术。
“最多的还是自己用手抠,这也是不建议的,因为手上有细菌,一旦有损伤很容易感染。”何瑾说,灌肠确实是解决便秘较快的方式之一,但不能盲目使用,更不建议用一些奇奇怪怪的工具,因为直肠内有直肠瓣,操作不当或用力过猛可能造成直肠穿孔、腹腔感染,严重的甚至要切除肠子、造瘘等。
何瑾提醒,如果确实因为种种因素需要在家自行灌肠的,一定要先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学习正确的灌肠方式,千万不要随意操作。
治疗便秘需“长期管理”
这些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何瑾说,便秘是一种慢性疾病,除了对症治疗,往往还需要“长期管理”,主要以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为主,此外,杭州市中医院还有针灸、推拿、中药等特色中医治疗法。
对于便秘患者来说,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全谷物以及芹菜、菠菜、苹果、香蕉等蔬菜水果。同时,适度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
部分便秘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肠道功能。可进行心理疏导及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
治疗便秘的药物有很多种,需对症使用,比如轻度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首选小麦纤维素颗粒等容积性泻药,疗效温和、安全性好;急性便秘、长期卧床患者则适用润滑性泻药,如液体石蜡、开塞露等,能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便于排出;比沙可啶、番泻叶等刺激性泻药能刺激肠道蠕动、抑制水分吸收来缓解便秘,但长期应用可能引起结肠黑变病、神经萎缩等,建议短期、间断服用。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如肠道肿瘤、肠扭转、严重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等),且便秘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肠管切除术、结肠造口术等。
除了上述方式,还有生物反馈治疗,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治疗方式,建议便秘患者在专业医生诊断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中,便秘患者应养成良好的习惯:早起空腹喝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推荐水的摄入量为1.5-2.0L/天;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早上起床后或饭后肠道蠕动更活跃,是较为理想的排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