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016年,韩国部署萨德时,我国和韩国反应特别强烈,为何现在都没人提了? 202

2016年,韩国部署萨德时,我国和韩国反应特别强烈,为何现在都没人提了? 2023年,韩国环境部批准了国防部提交的萨德基地环评报告,标志着部署萨德的全部行政程序正式结束。消息传出后,却没有引起太大波澜,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甚至找不到相关回应。这与2016年萨德危机爆发时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中韩两国的反应可谓天翻地覆。 回到2016年,朴槿惠政府公开宣布接受美国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一决定立即在中韩两国掀起轩然大波。在韩国,乐天集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提供自家高尔夫球场作为萨德系统的部署地点。这一举动虽然赢得了韩国保守派的支持,却也引发了国内大规模抗议活动。 星州郡的居民们走上街头,他们担忧的理由十分现实:一方面,萨德系统运行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可能危害健康。根据当地村民的反映,萨德雷达前方的村庄中,仅有100多人的小村落已有11人罹患癌症。另一方面,萨德基地作为重要军事目标,一旦发生冲突,必然首当其冲成为打击对象。 而在中国,反应更为强烈。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表达"坚决反对"的立场,中国民间也自发掀起抵制韩货浪潮。乐天超市在华业务遭遇重创,不少门店被迫关闭。韩国旅游业同样受到冲击,赴韩中国游客数量断崖式下降。 为什么萨德问题如此敏感?这与其技术特性密不可分。萨德全称"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是美国最先进的反导系统之一。表面上看,它是一套防御性武器,但其自带的AN/TPY-2雷达探测系统却让中国高度警惕。这套雷达覆盖半径达2000公里,能够深入监控中国东北、华北乃至更广阔区域的空域活动。 "萨德入韩意味着美国在西太平洋针对中国的防空网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将对我国的导弹力量构成实质性威胁。"一位军事专家当时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解释道。更让北京担忧的是,萨德雷达能够详细收集中国导弹试验和卫星发射的关键数据,从而掌握中国战略武器的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 2017年3月,首批萨德设备运抵韩国乌山空军基地,中韩关系跌至建交以来的最低点。文在寅在同年5月就任韩国总统后,曾一度暂缓萨德部署进程,但在美国压力下最终未能彻底改变这一决策。两国关系虽有缓和,但萨德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与2016年的激烈反应形成鲜明对比,2023年韩国环评通过萨德部署时,中国的回应却出奇地平静。这种态度变化并非软弱,而是源于实力与自信的提升。时间回到2023年1月,当韩国国防部正在编制萨德基地环评报告草案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的回应已经透露出这种变化。他表示:"中方密切关注,并与韩方保持沟通,妥善处理管控这一问题,不使其成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绊脚石。"从"强烈抗议"到"密切关注",短短几个字的差异,折射出的是中国应对能力的根本变革。 事实上,在2017年萨德危机最初爆发时,中国就开始布局反制措施。据了解,当时中国考虑在山东省部署反"萨德"装置。这一地点距离韩国萨德基地仅550公里,而中国的"天波雷达"探测距离可达3000公里,不仅能探测萨德情报,还能在必要时利用电磁技术干扰萨德功能,让其失效。随着近年来中国雷达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反制能力已大幅提升。 在战略威慑方面,中国同样取得了长足进步。俄罗斯《晨报》曾报道,中国已在黑龙江省部署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射程达14000公里,不仅覆盖韩国,连美国西海岸都在打击范围内。更值得注意的是,黑龙江与韩国相距仅1000公里,在如此近距离下,萨德的高空拦截优势大打折扣。而东风41配备的分导式多弹头和虚假弹头,能同时摧毁多个目标并干扰反导系统工作,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拦截的导弹之一。 高超音速武器的快速发展,更是加强了中国的信心。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已拥有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东风17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白鹰12高超音速飞行器以及震动波15高超音速导弹等多种高超音速武器。这类武器凭借绝对的速度优势,突防能力极强,在1000公里的距离内,几乎可以全员出击。 2023年5月30日,中国还宣布完成JF-22风洞的最终评估,建成"世界最快"的高超声速风洞,能模拟30马赫的高超音速环境。项目负责人姜宗林表示,中国现在的风洞技术领先西方"大约20到30年"。这一突破意味着中国高超音速武器正式进入发展快车道,未来很可能迎来全面升级换代。 韩国政局变迁也是影响萨德问题的重要因素。文在寅2017年上台后,一度试图调整萨德政策,中韩关系有所缓和。然而,2022年尹锡悦就任总统后,立场再次转变。他上台初期就公开表示要推进萨德部署,并将完成时间定在2023年4月前。虽然实际进度推迟了,但韩国最终还是迈出了这一步。

评论列表

水剧情的猫
水剧情的猫 1
2025-05-05 22:43
为啥?因为那时候中国人民很多还没把韩国视为敌人,,现在大多数人已经会把战时把韩国视为敌人,既然是敌人他的做法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