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0年,宋希濂途经香港时,探望了黄埔同学关麟征,两人抱头痛哭。不久后,关麟征

1980年,宋希濂途经香港时,探望了黄埔同学关麟征,两人抱头痛哭。不久后,关麟征病死,已在美国的宋希濂伤感不已。 关麟征,1905年4月7日生在陕西鄠县一户普通农家,家里靠种地过活,日子紧巴巴的。他从小脑子灵光,九岁上了村里的小学,成绩总是拔尖。 看着课本上那些英雄故事,他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走出这小村子,干一番大事业。后来,他听闻黄埔军校在招生,二话不说就借了盘缠,踏上了南下的路。 在黄埔军校里,关麟征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其中就包括宋希濂。那时候,他们一起摸爬滚打,讨论着如何拯救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兄弟情谊比山还重。 可谁能想到,后来的岁月里,他们却在不同的阵营里厮杀。关麟征在国民党军队里一路高升,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台儿庄战役、昆仑关战役,他带着部队冲锋陷阵,杀得日军闻风丧胆,“关铁拳”的名号响遍全国。而宋希濂同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只不过两人因为政治立场,渐渐少了联系。 等到1980年在香港重逢,曾经的热血青年都已白发苍苍。宋希濂推开房门的那一刻,两个老人先是一愣,随后眼眶瞬间红了。 几十年的风雨、数不清的经历,都化作了紧紧的拥抱,泪水打湿了彼此的肩膀。关麟征声音哽咽:“老兄弟,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宋希濂只是一个劲地点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们坐在沙发上,回忆着黄埔军校的日子,说起那些牺牲的同学,又忍不住抹眼泪。曾经的意气风发,如今都成了对往昔的怀念。 可这重逢太过短暂,没过多久,关麟征就因病离世。消息传到美国,宋希濂握着电话,久久说不出话。眼前不断浮现出关麟征的样子,是黄埔军校里那个满脸朝气的小伙子,是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将军,也是重逢时那个老泪纵横的老友。他颤抖着双手,给关麟征写了悼念信,字里行间满是不舍和悲痛。 关麟征和宋希濂的故事,就像那个时代无数黄埔同学的缩影。他们怀着同样的理想投身军旅,却因为历史的洪流走向不同的道路。 战争年代,他们各为其主;和平岁月,那份同学情谊却依然滚烫。他们的人生,既有金戈铁马的豪迈,也有命运弄人的无奈,更有对往昔情谊的执着坚守。这段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的情谊,让人感叹,也引人深思。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