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鲁迅为啥骨头硬呢?因为他真的很有钱!而且是超出你我想象的那种有钱。1912年刚进

鲁迅为啥骨头硬呢?因为他真的很有钱!而且是超出你我想象的那种有钱。1912年刚进教育部那会儿,他每月能拿60块大洋。 要知道当时北京城租个四合院不过每月1块大洋,街边阳春面才卖几分钱,这收入水平相当于现在月入三十万都不止。 这么一算账,突然就明白为啥他能穿着长衫在琉璃厂淘碑帖,随手买下八千多册古籍当消遣。更狠的是人家租房都看不上普通民宅,直接在西直门内八道湾买了座三进四合院,带着周作人周建人两兄弟全家住进去,光佣人就雇了十几个。放到今天,这不就是住着北京二环里独栋别墅,开着私人图书收藏馆的超级中产? 但问题来了,有钱人就一定有骨气?老北京城里穿貂皮坐黄包车的遗老遗少多的是,怎么偏偏就他敢指着官僚军阀的鼻子骂?要说经济自由确实给文人加了护甲,不用像徐志摩那样天天写情诗换稿费,也不必学郁达夫把棉袍送进当铺换酒钱。可这层护甲终归只是外壳,真正撑起那根硬骨头的,是他亲眼见过菜市口砍头时围观群众麻木的笑,在仙台医专幻灯片里看见同胞被日军处决还拍手叫好。 有人总爱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套在文人身上,说没钱的作家注定要跪着写字。这话对一半,错一半。鲁迅确实不用为五斗米折腰,但别忘了同样领政府高薪的胡适天天忙着给委员长写寿联,拿着庚款留美的林语堂喝着咖啡写《生活的艺术》。钱能买来书房里的红木书桌,买不来书桌上那支敢蘸着血写的笔。 更讽刺的是,当年教育部发薪水的北洋政府,恰恰是他杂文里骂得最凶的靶子。拿着当局发的钱骂当局,这事搁现在叫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可人家硬是能边领工资边写《狂人日记》,把四千年的仁义道德都看出"吃人"俩字。你说这是文人风骨还是行为艺术?要我说,这是真把知识分子的"铁饭碗"摔成了照妖镜。 看看他晚年怎么花钱更有意思。上海租界里三层小洋楼住着,却把《申报》稿费全拿来给左联青年出书,自费印《海上述林》纪念瞿秋白。这手笔不像传统士大夫修桥铺路做慈善,倒像拿着银元给新时代的文化火种添柴。所以说钱在他手里不是享受工具,是把手术刀,专门用来解剖那个腐烂的社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