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聚焦:一文深度剖析外骨骼机器人概念全景
五一假期,当大家的目光纷纷投向出行、旅游等热门话题时,在科技与资本的舞台上,外骨骼机器人概念正悄然升温,成为众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下面,为您全面梳理相关上市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布局与动态。
一、探路者:消费与战略双轮驱动
探路者积极与外骨骼企业迈宝智能携手,共同研发面向消费市场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该产品聚焦于行走辅助以及山地运动增强两大核心功能,并且已顺利通过户外场景的严格测试。按照规划,将于 2025 年实现量产,届时有望为户外运动爱好者带来全新体验。此外,探路者还与新兴装备达成战略签约,双方将在可穿戴外骨骼产品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进一步拓展外骨骼技术的应用边界。
二、光大同创:碳纤维赋能机器人灵活性
光大同创在材料应用上独具慧眼,已逐步将碳纤维产品融入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件之中。在机器人领域,碳纤维结构件凭借其轻质特性,不仅能有效减轻机器人的整体重量,更能显著提升其灵活性,为外骨骼机器人性能的优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三、宏昌科技:供应链先行布局
宏昌科技旗下子公司广东良质关节科技有限公司,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已与部分人形机器人和外骨骼公司签订相关采购协议。这一举措使其在机器人产业链中提前占据一席之地,为未来在该领域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四、中超控股:技术储备与布局拓展
中超控股在研发方面不遗余力,在研产品涵盖外骨骼机器人用信号传输电缆。其子公司中超电缆更是手握“耐扭转耐腐蚀型高柔性智能机器人电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未来,中超控股计划通过技术转化、产能扩张以及跨界合作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深化在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
五、振江股份:医疗与户外双轨并行
振江股份的控股子公司海普曼机器人,专注于医疗机器人、仿生机器人以及外骨骼户外辅助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预计在 2025 年 5 月,将实现小批量出货并交付给 C 端客户,年内便会开启批量量产模式,有望在医疗与户外两大领域为用户带来创新性产品。
六、精工科技:强强联合打造高端产品
精工科技的外骨骼机器人采用高强碳纤维材料制造,通过与国外合作伙伴以及上海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团队联合开发,整合多方优势资源,致力于打造高端外骨骼机器人产品,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市场竞争力。
七、新兴装备:多方携手提升产品价值
新兴装备与探路者集团、之江实验室达成科技战略签约,三方将共同围绕可穿戴外骨骼产品展开合作研发、生产及推广工作。旨在通过优势互补,全方位提升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推动可穿戴外骨骼产品的市场普及。
八、美湖股份:量产配套服务产业上游
美湖股份全资子公司东兴昌外骨骼机器人已成功实现量产配套,能够为工业、医疗等领域的客户提供量产化外骨骼部件。其合作企业包括程天科技等行业头部厂商,在产业上游为外骨骼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九、迈赫股份:专注特定领域研发
迈赫股份成功入围外骨骼机器人项目评审资格,将研发重心聚焦于工业和医疗领域的外骨骼机器人。凭借在特定领域的深耕细作,有望在这两个细分市场中取得突破,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十、金明精机: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
金明精机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智能康复机器人研究中心,在产学研合作的道路上取得多项外骨骼专利。这一系列成果不仅彰显了其在技术研发上的实力,更为未来产品的商业化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观点洞察:外骨骼机器人在养老护理、工业搬运等领域的成熟应用,犹如为机器人产业大规模落地提供了一盏明灯,成为极具价值的实践范本。它正加速整个行业从研发阶段向量产阶段的跨越式迈进。从市场表现来看,探路者凭借其在该领域的积极布局与影响力,成为情绪龙头。而处于低位的光大同创、宏昌科技与迈赫股份,因其在各自细分领域的独特优势,也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观看声明:文中所述文字及股票池仅为个人复盘记录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变幻莫测,风险无处不在,投资者务必谨慎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