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公元前196年,长乐宫内,传出一阵阵惨叫声。大将军韩信正被麻袋罩住,悬于大钟内,

公元前196年,长乐宫内,传出一阵阵惨叫声。大将军韩信正被麻袋罩住,悬于大钟内,而吕雉则指挥着一帮女侍从,拿着尖尖的竹签把韩信活活戳死。临死前,韩信大骂吕雉心若蛇蝎,吕雉听到后笑了笑,并下令诛韩信三族。 韩信的死发生在公元前196年的长乐宫里,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将军被麻袋套着吊在大钟里,吕雉带着宫女们用削尖的竹签把他活活刺死。 咽气前韩信痛骂吕雉心狠手辣,吕雉冷笑着下令灭了他三族。这个结局和韩信前半生的起落形成了鲜明对比——从吃不饱饭的穷小子到统领千军的元帅,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韩信年轻时穷得叮当响,经常饿着肚子在淮阴街头晃荡,有回在河边碰见洗衣服的大娘,人家看他饿得慌,连着几十天给他带饭吃。 后来碰上恶霸当街羞辱,逼着他从裤裆底下钻过去,这些经历让韩信憋着口气要出人头地。 等到陈胜吴广造反时,他赶紧投奔了项梁的队伍,结果项梁战死后又跟着项羽混。项羽帐下猛将太多,韩信根本冒不出头,干脆转投刘邦。 刘邦刚开始也没把韩信当回事,还是萧何看出这小子不简单。萧何追着劝刘邦:“要打天下就得用韩信!”刘邦这才摆出礼贤下士的架势,把兵权交给韩信。 韩信头回露脸就用了个绝招——表面上修栈道吸引注意,暗地里绕道陈仓突袭,帮刘邦拿下了三秦之地。这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成了后世兵家经典,也给刘邦扎稳了根基。 真正让韩信扬名的是井陉关大战,当时他带着新兵蛋子背水列阵,对面是二十万赵军。谁都觉着这是找死,结果韩信愣是逼着手下人玩命,硬生生把赵军打得屁滚尿流。 这场背水战打得漂亮,韩信在军中的威望蹭蹭往上涨,士兵们跟着他就像吃了定心丸。刘邦虽然封他当齐王,心里却开始犯嘀咕——这功劳太大,怕是要压过自己了。 有件事让刘邦彻底起了杀心,当时刘邦被楚军围在荥阳,火烧眉毛等着韩信来救。韩信倒好,派人来说想当代理齐王。刘邦气得跳脚大骂,还是张良踩脚提醒才改口封了真齐王。 这事就像根刺扎在刘邦心里,总觉得韩信要自立山头。后来韩信收留项羽旧部钟离眜,刘邦叫他交人他拖着不办,更让刘邦认定这小子要造反。 刘邦虽然疑心重,但早年答应过韩信“三不杀”——不见天、不着地、不用铁器。还有“六不死”的承诺,捆他的绳子、杀他的刀都不能用。 这些承诺捆着刘邦的手脚,他就暗示吕后处理这事。吕后找来萧何合计,萧何假传消息说叛乱已平,要韩信进宫领赏,韩信信了老上司的话,刚进长乐宫就被麻袋套头吊进大钟。 吕后这招够绝——麻袋罩着不见天,吊在钟里不着地,宫女用竹签捅不用铁器。既遵守了刘邦的承诺,又能要了韩信的命。 韩信死前骂吕后蛇蝎心肠,吕后冷笑一声,转头就把他全家老小杀了个干净。谁能想到,帮着刘邦打下半壁江山的功臣,最后死得这么憋屈。 说到底还是功高震主惹的祸,韩信打仗确实有两把刷子,从明修栈道到背水一战,从平定三秦到扫荡诸侯,硬是给刘邦铺好了登基的路。 可越是能打,刘邦心里越不踏实,封王那事就像个导火索,把猜忌全点着了。再加上韩信平时练兵巡城,见刘邦也不怎么恭敬,更让上头觉得他要造反。 钟离眜那事也是个关键,项羽败亡后,他手下大将跑来投奔,韩信念旧情收留下来。 刘邦要人他不给,这不明摆着和皇帝对着干?更别说韩信手下那帮兵只听他的,换成哪个皇帝能睡得着觉? 吕后这毒计虽然阴损,但确实帮刘邦去了块心病。只是可怜韩信,躲过了战场上的明枪,没防住朝廷里的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