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我们根本不主动进行接触,鲁比奥却反咬一嘴称,中国“想要”与美国达成短期妥协!5月5日,在接受采访时,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我的意思是,中国方面正在主动接触。他们想见面。他们想谈。我们已经有人参与其中。显然,我们的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也参与了这些工作,他们的会谈很快就会开始。 明明是美国财长贝森特上个月还在公开抱怨 “中国不接电话”,结果到了国务卿嘴里,就成了 “中方主动求着谈判”。 这种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的霸道逻辑,活脱脱就是美式舆论战的经典剧本 —— 先给对手扣帽子,再用谎言编织 “共识”,最后逼着你跳进他们预设的陷阱。 但谎言终究是谎言。就在鲁比奥大放厥词的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用三个 “没有” 直接打脸:没有接触、没有会谈、没有协议。 这种 “三连否认” 的硬核回应,在外交场合堪称罕见,足见美方的话术已经到了连基本体面都不要的地步。 更讽刺的是,美国财政部官网至今挂着 “中方拒绝谈判” 的声明,而鲁比奥却在电视上玩起了 “大家来找茬” 的游戏,仿佛只要嗓门够大,就能把黑的说成白的。这出闹剧背后,藏着美国政客的三个小心思。 一是转移国内矛盾。 当美债规模突破 36 万亿美元、利息支出超过军费、红脖子们抗议物价飞涨时,制造一个 “中国威胁论” 的假想敌,既能转移民众怒火,又能为军工复合体争取更多预算。 二是金融维稳需求。 美联储持有 4.2 万亿美元美债,一旦市场信心崩塌,美债收益率飙升,那些高杠杆的华尔街机构随时可能爆仓。 鲁比奥的 “中国妥协论”,本质上是给全球投资者吃定心丸 —— 看,我们还能控制局面。最后是选举操弄。2024 年大选临近,共和党需要塑造 “对华强硬” 的人设,哪怕这种强硬建立在谎言之上。 不过,美国这套 “谎言外交” 的戏码,在中国面前显然玩不转。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关税大棒吓不倒中国,舆论抹黑动摇不了立场。 从拒绝接特朗普的电话,到制裁鲁比奥本人,再到抛售美债减持美元,中国始终保持着战略定力。 这种定力源于对美国金融霸权本质的清醒认知 —— 当美联储用 4.2 万亿美元美债把美国政府绑在债务战车上时,所谓的 “谈判诚意” 不过是金融寡头们维护自身利益的遮羞布。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这套 “自导自演” 的剧本还能演多久?当全球去美元化加速、美债拍卖遇冷、盟友离心离德时,谎言堆砌的 “皇帝新衣” 终会被现实戳破。 到那时,鲁比奥们是继续扮演 “狼来了” 的骗子,还是直面美国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危机?这不仅是对美国政客智慧的考验,更是对全球金融秩序稳定性的终极拷问。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你认为美国频繁制造 “中国妥协论” 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