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一则外交重磅消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波澜: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中方将于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这一访问安排,不仅是中俄双边关系的大事,更是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对世界格局有着深远影响的关键事件。
回溯历史,2025年实在太特殊了!它既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8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中俄两国分别作为亚洲和欧洲主战场的核心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倾尽全力。
苏联红军在卫国战争中,面对纳粹德国的疯狂进攻,浴血奋战,无数英雄儿女倒在保卫祖国的土地上,承受了惨重的伤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时的苏联付出了约2700万人的惨重代价,从德国东部压进,最终将纳粹军队逼退至柏林。1945年4月底,希特勒在柏林自杀,苏联红军士兵将胜利的旗帜插上德国国会大厦。
而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艰苦卓绝战斗了14年,牵制了大量日军兵力,粉碎了日本法西斯妄图称霸亚洲的野心,为世界和平立下不朽功勋。两国为了赢得这场关乎人类命运的战争,牺牲无数军民,大量城市、乡村变为废墟,经济发展也遭受重创。但正是这种并肩作战的经历,让中俄两国结下了深厚情谊。
此次中方出席庆典,有着非凡意义。从历史角度看,这是对那段波澜壮阔、充满牺牲与抗争历史的庄重尊重与铭记,是对在战争中牺牲先烈们的深切缅怀。先烈们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了和平,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不容忘却。从现实角度出发,这彰显了中俄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决心。当下,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单边主义、霸凌行径时有出现。美国以各种借口对各国滥施关税,严重侵犯他国权益,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还有一些势力妄图歪曲、篡改二战历史,挑战战后国际秩序。中俄站在一起,就是要向世界表明,历史不容亵渎,正义必须得到捍卫。
再把目光放到中俄关系的发展脉络上。近年来,中俄关系愈发紧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合作成果。在政治上,两国元首保持密切沟通,为新时代中俄关系发展提供坚实战略保障,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济层面,2024年两国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能源、跨境交通、农产品与工业产品贸易等领域合作持续深化,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合作也不断拓展;文化交流上,中俄团队游互免签证协议签署带动更多两国游客双向奔赴,双方高校、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
克里姆林宫也在5月4日发表声明,宣布普京总统与中方将探讨双边战略伙伴关系以及签署多项文件。声明写道,“在会谈期间,双方将讨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议题,以及当前全球及地区相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早在今年2月透露,普京也将于8月底和9月初访问中国,以纪念二战结束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这一系列的高层互访,将进一步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的当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压舱石”。从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保障全球供应链安全,到携手在国际组织中推动多边主义进程,两国用实际行动为动荡的世界局势提供确定性。相信此次国事访问以及后续的一系列交流活动,会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将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