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不希望中国在全球中占据重要地位!5月5日,美国驻华使领馆写道:“鲁比奥国务卿:这

不希望中国在全球中占据重要地位!5月5日,美国驻华使领馆写道:“鲁比奥国务卿: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真的需要成为一个能够在美国生产更多产品的国家,而不是那么依赖中国。”很显然,美国方面的这一立场,这是不希望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美国最近老喊着“制造业回流”,说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可这事儿听着热血,实操起来全是坑。就像美国驻华使领馆发的那些话,表面上挺有决心,实际上连自家后院都没收拾明白,谈何“不依赖中国”? 先看看美国的基础设施,简直像个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巴尔的摩的大桥说塌就塌,加州的电网一到夏天就跳闸,洛杉矶港口堵得货船排起长队,这些可不是段子。美国自己的工程师协会给基建打了个“C-”,说白了就是勉强能凑合用,但处处漏风漏水。 企业想回去建厂?EVCO公司算过账,在美国盖个塑料厂成本比东南亚贵两倍,光审批就得等两年,富士康当年在威斯康星州号称投100亿建面板厂,最后缩水到6亿多,工人从1.3万变成1400人,为啥?实在扛不住美国的基建烂摊子和高昂成本。 更麻烦的是,美国基建缺口到2025年还有2万亿美元,政府债台高筑,拿什么钱修新工厂需要的水电、公路? 再说美国人愿不愿意进工厂干活。美国制造业平均年薪4万多美元,看着不少,但跟送外卖、坐办公室比,又累又枯燥,年轻人根本不爱干。 现在美国有48.2万个制造业岗位空着没人填,企业急得直跳脚。你让美国人去组装手机、缝衣服?他们宁可在星巴克打工也不去流水线。资本家也不傻,美国家居协会算过,美国工人成本是亚洲的3倍,就算加了关税,产品还是贵得没人买。 CNBC调查显示,81%的企业宁可砸钱买机器人,也不愿在美国招人——因为自动化比养工人划算多了。 当年特朗普说要让“铁锈地带”复活,结果那些回来的工厂要么拿完补贴就跑路,要么根本招不到人,老百姓发现,所谓“制造业回流”带来的不是高薪岗位,而是又累又不赚钱的苦差事,谁会买账? 最关键的是,美国现在走的路跟全球趋势完全反着来。中国早就从“世界工厂”往高端爬了,2023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出口暴增41.7%,全球每卖10辆电动车,6辆是中国产的。可美国呢?放着高端芯片、新能源技术不使劲,反而想靠关税把纺织厂、组装厂拽回去,这不等于开倒车吗?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加关税把盟友都逼到中国来了——德国奔驰、日本丰田被美国关税搞得头疼,转头就来中国扩建工厂;沙特、巴西的能源巨头也盯着中国稳定的市场。中国在往上升级,美国却在往下“降级”,抢低端产业的饭碗,这不是跟自己较劲吗? 而且美国政策变来变去,今天加税明天豁免,企业根本不敢长期投资,密歇根大学的教授都说了,这种不确定性让建厂跟赌博似的,谁愿意冒这个险? 说到底,美国想靠关税实现“不依赖中国”,就像闭着眼睛走路,前面全是自己挖的坑。国内基建破、没人干活、成本高企,国外又把合作伙伴推向中国,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事儿,注定是吃力不讨好。 历史早证明了,保护主义救不了产业空心化,美国要是真有本事,该学中国搞创新升级,而不是在低端市场玩零和游戏。 可惜华盛顿的政客们只盯着选票,看不到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根本矛盾——没有合理的成本、成熟的产业链和稳定的政策,光靠关税大棒,怎么可能把丢了三十年的制造业找回来?这出戏,大概率最后还是一场空。